被告人在一審過程中沒有主動承認并且對最后的判決表示不滿而提起的二審,卻因為某些原因想要在二審過程中認罪以求得到更輕的處罰,很多人就會覺得被告人一審沒有認罪卻在二審認罪應該不能得到法律上的量刑減輕處理了。那么,究竟一審不認罪二審認罪是否能減刑呢?
一、一審不認罪二審認罪是否能減刑?
二審人民法院對一審程序中刑事被告人未認罪認罰,在二審程序中認罪認罰的,可以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并酌情從寬處罰。從寬幅度原則上要從嚴掌握,與一審程序即認罪認罰要有所區別。
二、什么是認罪認罰從寬
認罪認罰從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對于指控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檢察機關的量刑意見并簽署具結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從寬分為實體上從寬和程序上從簡兩方面。對認罪認罰案件,屬于基層法院所管轄的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認罪認罰可以適用速裁程序進行審判。對于基層法院管轄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的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在審理當中,被告人對程序適用提出異議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簡化審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轉為普通程序進行審理。這是程序上的從寬。
實體上,檢察機關根據犯罪事實和對社會危害程度以及認罪認罰的情況,依法提出從寬處罰的量刑建議,人民法院在做出判決時一般應采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違背意愿認罪認罰,否認指控犯罪事實,或者指控的罪名跟人民法院審理的罪名不一致,以及有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情形的除外。
但是從保障人權和確保司法公正角度,對以下幾類案件是不適用的:一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屬于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二是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他們的代理人和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第三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不構成犯罪,以及有其他不宜適用的情形。
綜上所述,一審不認罪二審認罪也是可以得到二審法官對其犯罪事實量刑的減輕判決的,但是其量刑減輕的幅度必須小于一審時認罪情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鼓勵罪犯主動認罪悔過自新的同時還能保障司法的公平并給公民樹立司法信心。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評殘之后續治療誤工費如何計算
2021-02-05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老年人事受哪些醫療照顧?
2021-03-24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醫療意外保險具體是什么
2021-03-22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履約保函有效期是多久,履約保險的風險有哪些
2020-12-12土地出讓金與轉讓金是一回事嗎
2021-03-14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的
2020-12-09土地出讓金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0-12-30土地流轉協議書范本
2020-12-20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0-12-20拆遷時,選擇拆遷安置房公攤面積計算在內嗎
2021-02-14拆遷協議改名手續費是多少
2021-01-21公房承租人如何分配房屋拆遷款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