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在一審過程中沒有主動承認并且對最后的判決表示不滿而提起的二審,卻因為某些原因想要在二審過程中認罪以求得到更輕的處罰,很多人就會覺得被告人一審沒有認罪卻在二審認罪應該不能得到法律上的量刑減輕處理了。那么,究竟一審不認罪二審認罪是否能減刑呢?
一、一審不認罪二審認罪是否能減刑?
二審人民法院對一審程序中刑事被告人未認罪認罰,在二審程序中認罪認罰的,可以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并酌情從寬處罰。從寬幅度原則上要從嚴掌握,與一審程序即認罪認罰要有所區別。
二、什么是認罪認罰從寬
認罪認罰從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對于指控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檢察機關的量刑意見并簽署具結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從寬分為實體上從寬和程序上從簡兩方面。對認罪認罰案件,屬于基層法院所管轄的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認罪認罰可以適用速裁程序進行審判。對于基層法院管轄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的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在審理當中,被告人對程序適用提出異議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簡化審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轉為普通程序進行審理。這是程序上的從寬。
實體上,檢察機關根據犯罪事實和對社會危害程度以及認罪認罰的情況,依法提出從寬處罰的量刑建議,人民法院在做出判決時一般應采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違背意愿認罪認罰,否認指控犯罪事實,或者指控的罪名跟人民法院審理的罪名不一致,以及有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情形的除外。
但是從保障人權和確保司法公正角度,對以下幾類案件是不適用的:一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屬于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二是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他們的代理人和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第三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不構成犯罪,以及有其他不宜適用的情形。
綜上所述,一審不認罪二審認罪也是可以得到二審法官對其犯罪事實量刑的減輕判決的,但是其量刑減輕的幅度必須小于一審時認罪情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鼓勵罪犯主動認罪悔過自新的同時還能保障司法的公平并給公民樹立司法信心。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債務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2020-11-17農村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工傷賠償申請流程
2020-12-26民政局撤銷結婚證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4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多少
2021-03-12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收養協議是否適用合同法
2021-03-12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理賠有爭議該怎么解決
2021-03-18事故之后如何理賠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