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年查處的非法集資案件來看,總有些案件中會有著黨政機關或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參與,這些非法集資的犯罪人往往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信譽和號召力,更有效的吸引廣大群眾,提高大家的信任度,給國家機關形象造成了極壞的影響,那么,黨政機關非法集資處罰措施是怎樣的呢?
一、國家工作人員參與非法集資的原因分析
1、官員招商飲鴆止渴,急于求成而被利用。
近年來,很多地方把招商引資作為官員的政績考核指標,對官員實行“層層分指標,級級抓考核,個個有任務,人人忙招商”的硬性分配,也出臺相應的處罰和鼓勵措施。在政績考核的壓力下,有的地方為招商引資,不惜大搞攤派,給各級官員壓指標,任務年年增加,數額層層分解,甚至連教育局、文化局、組織部、宣傳部等部門的官員,都背負著沉重的招商指標。由此,競相讓利已經成為一些官員改善投資環境的“法寶”。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招商指標,有些官員往往毫無原則地滿足企業要求,甚至完全站在企業一邊。
2、拿了“好處費”后放松監管,甘當非法集資活動的“從犯”。
在幾年前震動京城的“新國大”集資詐騙案中,臺灣人曹予飛在15個月的時間內,以20%的期貨高額回報為誘餌,在京騙取5億余元后攜款潛逃。北京市檢察院調查“新國大”系列瀆職案,一長串瀆職、受賄官員的名單揭開了其中的謎底。
二、黨政機關人員參與非法集資的懲處
根據相關規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禁止從事、金融從業人員參與非法集資活動。不準有以下行為:
(一)從事、參與非法集資活動;
(二)從事、參與民間高利貸活動;
(三)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在非法民間融資中謀取利益;
(四)為民間高利貸人員提供擔保;
(五)為從事、參與非法民間融資活動提供保護;
(六)從事高利轉貸行為。
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金融從業人員違反禁止參與非法集資相關規定的行為,一經發現,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及時處理。違反有關黨紀、政紀的由紀檢監察機關查處,構成違法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綜上所述,關于黨政機關非法集資處罰的相關規定中,明確了鑒于國家工作人員參與非法集資的危害十分巨大,因此嚴禁國家工作人員有從事或參與非法集資、民間借貸,以及從中謀利或提供擔保、保護等行為,對違反黨紀的行為人交監察部門處理,違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進行責任追究和懲處。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鑒定的管理部門如何確定
2020-11-22重新作出行政處罰能否加重處罰
2021-03-19女職工生育假期多少天
2021-02-06父母尚未喪失勞動能力可以分割兒子死亡賠償金嗎
2021-01-07醉酒駕車怎么判斷
2020-12-10能一次性給贍養費嗎
2020-11-29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