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一個行為進行刑事犯罪認定的時候,光符合了該罪構成要件的內容還不夠,還需要達到《刑法》規定的該罪的立案標準,之后才能依法對行為人定罪處罰。那對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來講,其立案標準是什么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介紹。
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從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數額上來看,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2、從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戶數上來看,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30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50戶以上的。
3、從造成的經濟損失上來看,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月21日《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法[2001]8號)文件規定,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00萬元以上,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500 萬元以上的,可以認定為“數額巨大”。
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有哪些
1998年國務院發布的《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下簡稱《辦法》)第四條規定,“本辦法所稱非法金融業務活動,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擅自從事的下列活動:
(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二)未經依法批準,以任何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的非法集資;
(三)非法發放貸款、票據貼現、資金拆借、信托投資、金融租賃、融資擔保、外匯買賣;
(四)中國人民銀行認定的其他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前款所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出具憑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活動;所稱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不以吸收公眾存款的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但承諾履行的義務與吸收公眾存款性質相同的活動。”實踐中爭議主要在于《辦法》能否作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定罪量刑的依據。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主體包括了自然人和單位,因此在了解其立案標準的時候,我們需要嚴格區分對自然人的立案標準與對單位的立案標準,一般來講對單位的立案標準要求要高一些。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如果你還有其他疑問,可以來電咨詢律霸的在線律師。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認定是怎樣的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取保候審申請書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算不算違約
2021-03-26采購人未公布政府采購項目采購標準如何處罰
2020-12-11房地產開發法律顧問合同
2021-02-02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離婚后前夫不讓我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2-23哪些情形禁止結婚,干涉結婚違法嗎
2020-11-19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未裁決的違章處理辦法是什么
2020-11-15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怎么做
2021-03-02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