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產假貨判多少年?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最低刑罰為“拘役”。判幾年依據情節而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五十條,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擴展資料: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主要有四種表現形式:
①在產品中摻雜、摻假,是指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異物,致使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或者產品明示質量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降低、失去應有使用性能的行為。
②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種使用性能的產品冒充具有該種使用性能的產品的行為。
③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級、低檔次產品冒充高等級、高檔次產品,或者以殘次、廢舊零配件組合、拼裝后冒充正品或者新產品的行為。
④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是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質量要求的產品。
生產假冒偽劣產品是一項非常嚴重的罪名。并且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給群眾的生命安全帶來了非常大的隱患。如果生產營利金額達到2萬元~二十萬元之類,會判處有期徒刑2年,并且處罰銷售金額的50%以上到兩倍以下的罰款金額。
賣假貨怎么處罰
買到假貨怎么索賠
網購假貨找誰投訴,投訴時應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三維商標是不能注冊為立體商標的
2020-11-10結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對成年被扶養人的界定
2020-11-29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女方想離婚男方不愿意該怎么做
2021-01-25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實習證明范文模板
2021-01-15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
2021-03-20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保險公司“無責免賠”真的能免責嗎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