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補償費在村集體內部如何分配
具體分配方法,分三種情況:
①土地被全部征收,其土地補償費以不低于80%的比例支付給被征地農戶,剩余部分留給村集體經濟組織。
有一點特殊的是,如果土地被全部征收的同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撤銷建制的:土地補償費80%分配給被征地農戶;其余20%平均分配給征地補償方案確定時,本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成員。
②已確權確地到戶的土地被部分征收或征用的,其土地補償費以不低于80%的比例支付給被征地農戶;其余20%留給村集體經濟組織。
③未確權確地到戶的土地被征收征用后,其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以不低于80%的比例平均支付給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本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成員;其余部分留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二、法律規定
《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四十九條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征收土地的補償費用的收支狀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公布,接受監督。?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土地補償費在村集體內部分配按照一定的標準來進行,法律上是有相關的規定的,希望大家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沒有分居證據怎么辦
2020-12-11房客未經房東同意轉租房屋犯法嗎
2021-01-19只有上市公司才有股票嗎
2020-12-13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期限有哪些
2020-12-26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
2020-12-03什么時間可以再次辦理駕駛證
2020-12-09離婚訴訟的二審程序
2021-03-05結婚自由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0-12-21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案件工作的通知
2021-02-11多人建筑合同糾紛如何起訴
2020-12-08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租房如何挑選中介公司
2020-12-28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