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理論上對勞動者的工傷問題可以通過鑒定來得到單位支付的賠償,但是現實中卻也有的勞動者因為一直在治療而直接耽誤了申請工傷鑒定的時間,有的單位也借此認為勞動者已經超過期限就不能得到賠償了。那么,勞動者進行工傷鑒定有期限嗎?
一、勞動者進行工傷鑒定有期限嗎?
《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等法規規定:用人單位未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法律賦予勞動者申請工傷認定的權利,是對勞動者權益保護的需要,也是對用人單位履行申請工傷職責的督促。規定勞動者一年工傷認定申請期限,有利于促使勞動者積極地主張權利,也方便勞動行政部門調查事故情況。但是規定申請期限自事故發生起算,不利于勞動者維護權利。相比而言,《廣東省部分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工作座談會綜述》中的解釋更加科學合理。該文件對工傷時效有如下表述:“但工傷事故的時效不應從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算,應從其治療終結之日或傷殘等級評定之日起算。”
二、超過工傷認定期限怎么處理
是否超過了一年的期限就不能認定工傷,不能主張合法權益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工傷案件屬于一種特殊的人身傷害案件。按照上位法優于下位法的原則,在上位法有不同規定時應當適用上位法。在《民法通則》中規定,人身損害的訴訟時效是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一年。如果用人單位一直在負責勞動者的治療,勞動者知道權利被侵犯是在單位停止對勞動者的治療時開始。因此,如果沒有超過《民法通則》規定的人身損害的訴訟時效,法律應當保護其合法的權益。勞動者可以要求勞動仲裁部門出具不予受理的決定書,然后向法院提起工傷賠償訴訟,由法院作出工傷認定,判定勞動者獲得應有的賠償。
勞動者進行工傷鑒定有期限嗎?綜上所述,法律的確規定了勞動者受傷后進行工傷鑒定是要在法定有效時間內進行,否則超過時間就會轉而保護單位的利益而拒絕認定勞動者過去的工傷,所以勞動者一定要在規定時間里盡快地進行鑒定以得到賠償。
申請工傷鑒定的時間是多久
2020年最新工傷鑒定標準 如何自己判斷傷殘等級
工傷鑒定費是由哪一方出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1-02-03離婚律師可以查對方哪些東西
2021-03-02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指什么
2021-01-01租用房屋固定資產嗎
2021-02-26股權質押股權融資區別是什么
2021-01-10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分公司負責人能否被執行
2021-02-10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某服飾公司訴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糾紛
2021-02-26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保險理賠的理賠程序內容是哪些
2021-01-17車子沒貼保險標志如何處理
2021-03-12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殘廢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