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前不久,張女士將剛剛在北京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購買的9套“銀元大系”送交相關部門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送檢制品表面鍍銀,內部基體成分為銅和鋅。即張女士所購買的注明含銀量為99%的銀幣只是鍍銀制品。就此張女士認為,商家將鍍銀制品當做純銀制品出售給自己的行為屬于欺詐,遂一紙訴狀將該公司告上了法庭。
法官在查明事實后認為,張女士在被告處購買產品,支付了貨款,被告交付了產品并出具了訂金收據及專用發票,雙方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成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應當受到法律保護。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向銷售者索賠。
被告在給張女士出具的訂金收據和發票上均注明含銀99%,但后來經檢測機構的檢測,證明該產品為鍍銀制品。鑒于產品成分與訂金收據、發票上的記載嚴重不符,商家的行為已經構成欺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有欺詐行為的,應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費用的一倍。最終,法院判決被告退還張女士5.4萬元貨款,并賠償張女士5.4萬元。張女士支付的檢測費用200元由被告承擔。
法官說法:
審案法官指出,《消法》中有關經營者欺詐行為產生的雙倍賠償屬于懲罰性賠償,在司法實踐中雙倍賠償的積極作用已經顯現,但是這種賠償在適用中也存在問題,一是雙倍賠償的要求需要消費者主動提出,如果消費者不主動提出則視為放棄雙倍賠償的權利;二是消費者在交易中往往處于弱勢,與經營者相比在實力上有很大的懸殊,維權之路相當艱難。
關于工藝品、收藏品能否適用《消法》中雙倍賠償的問題在理論界和實務中一直存在著爭議。有觀點認為,《消法》中的“消費”應界定為生活消費。消費者對于工藝品和收藏品的購買行為其實質是一種投資行為,不屬于生活消費。因此,不應適用《消法》第49條有關雙倍賠償的規定。
本案中,因雙方均知曉原告張女士購買該商品的目的是送禮,被告公司亦未提供證據證明張女士的購買行為系投資行為,故法院認定適用《消法》的規定。
最后,審案法官還說,就整個消費者群體而言,與經營者相比,通常欠缺交易經驗、交易信息和交易能力,如果在界定消費行為時做出縮小解釋,無疑會使消費者陷入更加不利的地位,這樣顯然與《消法》的立法初衷相背離。(律霸網——《勞動午報》)
相關法律知識: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二條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
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合同侵權責任如何賠償
2020-12-16中辦國辦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2020-12-21法律顧問費和代理費要分開收嗎
2020-12-19公司法人變更是否影響債務承擔
2021-01-05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哪些行為屬于商標侵權
2021-01-29公證處公證流程
2020-11-08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一方重病可以離婚嗎
2020-12-29離婚后能提出要贍養費嗎
2021-02-24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
2021-02-09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物業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