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的含義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為逃逸法律追究,駕駛車輛或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
在實踐中,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離開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并不都是交通肇事逃逸。車輛離開現場是對車輛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后,駕駛人未立即停車的描述。經調查,有證據證明車輛駕駛人未發現發生交通事故,駕車繼續行駛的行為,稱為“駛離現場”。經調查,有證據證明為躲避因事故發生后現實發生的危害車輛駕駛人生命、健康的情形,駕車繼續行駛。脫離險境后,應當立即報案的行為稱為“避險行為”。經調查,有證據證明因逃避可能的法律追究,駕駛車輛或遺棄車輛逃離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包括駕駛車輛將受害人送往醫院借故逃離的),稱為“交通肇事逃逸”。
二、肇事逃逸的情形
在理論上,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標準是有離開現場的客觀行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觀目的。實踐中,交通事故當事人在事故發生后,為了逃避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離開事故現場,沒有積極履行搶救傷者和財產、向交通管理機關或者公安機關報告事故情況、在現場等候處理等交通法規所規定的義務,以此作為判斷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標準,可以將如下情形界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行為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行為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在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的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3)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4)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5)行為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6)行為人離開事故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對有以上肇事后逃逸行為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在肇事逃逸之后,如果能夠主動到交管部門或其他公安部門投案并如實交待犯罪事實,且等待接受處理的,根據中國刑法的有關規定仍然可以認定是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交通肇事逃逸方面的相關資料。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嚴重影響社會安定,對他人生命的忽視在道德方面是要受到社會的譴責,同時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您還有其它的法律問題,本網站也提供專業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資股東什么意思
2021-02-21網上簽的網絡p2p借貸電子合同有效嗎
2021-02-10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商業匯票包括哪些
2021-03-102020年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表見代理的法律規定主要有什么
2021-02-01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