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主體是什么?
是人民檢察院。
因為各級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生效裁判,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最高法院對各級法院、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已生效裁判,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指令下級法院再審;最髙檢察院對各級法院已生效的刑事裁判、行政裁判,發現確有錯誤,有權依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地方各級檢察院發現同級或上級法院已生效裁判確有錯誤,可報請上級檢察院抗訴。
二、刑事審判監督程序的啟動途徑。
《刑事訴訟法》第254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于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審判監督程序中的申訴,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錯誤,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進行審查處理的一種請求。
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由于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與案件的結局有直接的利害關系,為維護其合法權益,法律賦予了他們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提出申訴的權利。審判監督程序中的申訴不同于上訴。
在刑事審理過程中為了保證判決是公平公正的,也是需要設立一些監管機制進行監管,人民法院也是會根據審查起訴來做出相應的判決,如果說已經做出了判決后認為有錯誤的情況下,人民檢察院也是可以提起抗訴的,人民檢察院也是可以直接向同級的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提起刑事訴訟審判監督程序的條件是什么
民事審判監督程序的審限是多久?
審判監督程序解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筆錄和口供是一樣嗎
2020-12-02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申請無效婚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怎樣查詢企業交保險的信息
2020-11-13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鐵路拆遷補償
2020-12-19拆遷公司來談補償,應該出示哪些文件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