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庭前需要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開庭前需要準備的材料有起訴狀、答辯狀等訴訟材料,從中了解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然后,對原、被告雙方提供的證據進行初步的審查,審查當事人的主張與證據是否相印證,對案件存在的不清事實,還可以自行擬定出審理提綱,以便查清沒有證據證明的事實,為開庭審理奠定基礎。
在法律規定期限內運行相關程序和送達手續。目前,采取的是開庭審理前由立案庭送達訴訟文書。但是,由于立案與開庭存在時差,對沒有傳喚和通知的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傳票送達當事人及將出庭通知書送達訴訟參與人,以保證他們及時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有公開和不公開的兩種。對于公開審理的案件,在確定開庭日期后,要在開庭前3日在本院的公告欄內張貼公告以示公開審理。
3、對案情復雜和證據較多的案件進行庭前交換證據。在民事案件審理中,經常遇到案情復雜和證據較多的案件,對于這類案件進行庭前證據交換,能夠使復雜案件爭議的焦點突出,使證據較多的案件簡單化,使開庭審理工作由難變易、由繁變簡,有利于審理案件的順利進行。
二、在參加庭審時應當注意哪些事項
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在庭審過程中應當遵守法庭紀律與規則。人民法院對違反法庭規則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罰款、拘留。
人民法院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三、在民事訴訟中,很多當事人把敗訴歸責于法官,究其原因
第一、由于民事訴訟是利益的再分配,很多當事人從自身的利益出法,去衡量法官的司法行為;
第二、當事人僅憑口頭或單方證據咨詢某些人員,以咨詢意見的可能性結論衡量法官的司法行為;
第三、復雜民事案件的認識不統一,其結果多樣性,不同的法官審理同一個復雜的案件,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實體公正也是有局限性和模糊性的。法官審理案件不可能像小學生做算術題那樣,只能得出一個惟一的正確答案。
第四、客觀事實與法律事實的不一致性,就每一個具體案件來說,法官對案件事實的認定都不是“絕對真理”而只能是“相對真理”,有些當事人自己認為客觀事實有理,但沒有法律事實的證據。由于我國國民的法律素質不高,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往往被告在一審訴訟程序中是消極訴訟,到二審訴訟程序中積極訴訟,造成了一、二審審理中對事實認定的不一致。
由于我國民事訴訟的證據交換是在舉證期限屆滿后進行,對于舉證期限屆滿后提供的證據不是新的證據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納,因此就會出現在舉證期限屆滿后進行證據交換,對方當事人往往要有反駁的證據,而此時舉示證據卻已超過了舉證期限的問題。因此,根據我們的實踐經驗,這就要法官庭前通過初步審核案件訴訟材料,了解案件的爭議焦點,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當事人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后果,要根據案件的爭議焦點和證據,指導當事人舉證,促使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成舉證,這樣有利于查清案件事實。
不管是民事案件還是刑事案件,司法機關在受理之后,都需要在一定的期限內審理結束,故而法院在受理案件之后,會盡快安排時間開庭,律師在庭審前需要準備訴狀,以及與該案件相關的一系列材料,以便能更好的保護當事人的權益。
民事訴訟庭審反訴程序是怎樣的
刑事案件二審程序應當開庭審理的情況有哪些?
需要在開庭前調解的案件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在運輸過程中毀損如何認定責任主體
2021-03-04個人賣房合同范本
2021-01-25建筑所有者是否承擔建筑設計侵權責任
2020-12-27原創文章侵權如何賠償
2020-12-26輕微傷鑒定標準流程有哪些
2021-02-14債的保全是指什么,債的擔保指什么
2021-01-05抵押到期債務未還清怎么辦
2021-01-24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配呢
2021-01-23申請無效婚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子女有贍養能力低保能辦嗎
2021-01-11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