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修正之后的刑事訴訟法對法治社會的建設來說是一次很大的進步,不管是對證據方面的完善還是其他對刑事案件的判決方面,在證據方面確立了證據的基本原則、以及對證據的證明標準、規范審查等。這些新刑訴法帶來的變化發展,要求相關司法工作部門在辦理刑事案件時有更高的要求,反瀆職侵權工作如何適應刑事訴訟法的要求?
我們不僅要全面學習貫徹新刑事訴訟法,更要結合本職工作,深化、細化對新刑事訴訟法的理解,把新刑事訴訟法真正貫徹到反瀆職侵權工作當中去。總體而言,反瀆職侵權部門檢察干警學習貫徹落實新刑事訴訟法,面臨兩大任務:一是在職務犯罪偵查中嚴格執行新刑事訴訟法;二是捍衛新刑事訴訟法的正確實施,對嚴重違反新刑事訴訟法,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職務犯罪,依法立案偵查,確保新刑事訴訟法在司法實踐中得到切實的貫徹落實。具體來說,反瀆職侵權檢察干警應當增強三個意識,轉變三個觀念,提高三個能力。
一、增強三個意識
(一)增強人權意識。新刑事訴訟法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刑事訴訟法的第二條任務之中。雖然這是一個宣示性的規定,但卻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表明新刑事訴訟法更加注重保障憲法規定在刑事訴訟領域中的貫徹落實。我們在理解、適用這一條規定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在刑事訴訟中強調的尊重和保障人權主要側重于保障處于被追訴地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權。因為他們面對的是強大的國家司法專政機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涉嫌犯罪而被追訴,其權利往往容易被忽視、被侵害。因此,更應當強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保障。當然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應當依法保護。第二,尊重和保障人權涉及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尊重人權,二是保障人權。就尊重人權而言,司法機關應當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當做平等的訴訟主體來對待,應把他們看成是依法享有權利的公民或者人。盡管他們因為涉嫌犯罪而被追訴,盡管其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也應當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不得有體罰、虐待和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的責任,但是不承擔法律之外的人為附加的有損人格尊嚴的各種不公正的待遇。尊重人權是前提,保障人權是關鍵。保障人權的核心是依法保障人權。新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實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偵查階段可以聘請律師作為辯護人等等,都體現了對人權的尊重和保障。
(二)增強證據意識。案件事實是通過證據來證明的,證據在刑事訴訟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新刑事訴訟法在有關證據的規定中增加了“辨認、偵查實驗筆錄”和“電子數據”等項內容。職務犯罪偵查中應當充分利用刑事訴訟法的這一規定,更好地收集相關證據,增強揭露犯罪、證實犯罪的能力。
1.增強證據合法性的意識。職務犯罪偵查中偵查人員要增強證據意識,既要充分認識證據的客觀性和相關性,更要充分認識證據的合法性。必須依法收集證據。收集證據的主體要合法、方法要合法、程序要合法。不僅不得違法收集言詞證據,杜絕刑訊逼供和暴力取證,而且也不能違法收集實物證據。簡單說,增強證據意識,不單單是重視證據在刑事訴訟中的重要作用,更要重視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增強證據合法性的意識,不僅僅是因為違法的證據要被排除,更重要的是要樹立依法辦案、文明辦案、規范辦案的工作作風和良好司法習慣。
2.增強重視無罪證據的意識。偵查人員的證據意識中既包括重視有罪證據,也要重視無罪證據。刑事訴訟法要求既要收集有罪證據,也要收集無罪證據,特別是新刑事訴訟法第39條規定,“辯護人認為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收集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未提交的,有權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調取。”收集的證據要客觀、全面,整理移送的證據也要客觀全面,特別是要充分注意案件中已經收集的無罪或者罪輕證據的使用和移送問題。總的原則要充分注意無罪證據的作用,當案件中既有有罪證據,又有無罪證據的時候,必須進行甄別,必要時進一步收集證據,排除矛盾,如果難以排除矛盾,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依法作出不起訴處理。
3.增強準確掌握證明標準的意識。新刑事訴訟法第53條第2款規定了案件的證明標準,即為“確實、充分”。同時對“確實、充分”進行了詳細規定,即“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1)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2)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3)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職務犯罪偵查在證據的收集和運用上,必須堅持這一證明標準,確保案件得到依法、正確的處理。
(三)增強程序意識。新刑事訴訟法強化了程序功能,明確了違反訴訟程序的法律后果。開展職務犯罪偵查時,必須增強程序意識,樹立程序優先的觀念。新刑事訴訟法有關偵查程序的規定更加嚴格。如辯護人涉嫌幫助隱匿、毀滅、偽造證據的,由案件承辦的偵查機關以外的偵查機關辦理。即辯護人所涉妨礙收集證據的案件承辦機關應當回避。如果偵查機關收集證據的合法性受到質疑,則需要進行審查。新刑事訴訟法第57條規定,“在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的過程中,人民檢察院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證明。現有證據材料不能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提請人民法院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也可以要求出庭說明情況。經人民法院通知,有關人員應當出庭。”這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偵查人員收集證據的行為必須合法,否則將受到質疑甚至排除。第二,偵查人員應當出庭說明取證的合法性。如遇此種情況,偵查人員應當依法出庭接受質詢,說明情況。
另外,“拘留后,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逮捕后,應當立即將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羈押。”“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羈押以后,偵查人員對其進行訊問,應當在看守所內進行。”新刑事訴訟法規定了技術偵查措施,但嚴格限制了適用的對象、條件、期限、用途和批準、執行的機關等內容。慎重、準確、及時適用技術偵查措施,必須程序優先,嚴格執行有關程序,確保技術偵查措施不被違規適用,絕對不允許濫用。
二、轉變三個觀念
(一)轉變倚重口供的觀念。盡管我國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但是倚重口供的傳統觀念仍然根深蒂固。看重口供,倚重口供,有口供定案才放心、才有把握、才不至于翻案的觀念和影響在辦案人員中長期揮之不去,從而造成偵查人員往往為了獲取口供而花功夫、下力氣,甚至采取刑訊逼供的方法。因此,學習貫徹新刑事訴訟法,必須轉變倚重口供辦案的觀念,真正樹立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的觀念,不斷弱化口供在證明體系中的作用。對此,我們應當汲取遼寧省撫順市順城區檢察院創立的“零口供規則”的積極意義,這種觀念上的零口供,并不是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當成零,而是在辦案時,假設口供不存在的情況下,看案件中的證據能否定罪,從而提高獲取除犯罪嫌疑人口供以外的證據的積極性。
(二)轉變抵觸辯護的觀念。職務犯罪偵查行使的控訴職能,與辯護職能在訴訟中有天然的對抗性。因此,偵查人員往往抵觸辯護人的辯護行為,希望偵查活動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順利完成。其實這只能是理想主義。事實上,沒有辯護的控訴往往導致專橫甚至侵犯公民權利。為了防止刑事訴訟產生錯誤的訴訟結果,辯護制度、回避制度應運而生,并越來越體現出其應有的功能和強大的生命力。為保證偵查活動客觀公正、依法有序進行,注意發揮辯護人的作用,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新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在偵查期間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辯護律師可以了解涉嫌的罪名和案情。這說明辯護人的辯護功能在增強,發揮作用的空間在擴大,無疑對偵查工作提出了新挑戰。因此,反瀆職侵權干警必須轉變觀念,正確對待辯護律師在偵查階段的辯護作用,依法支持辯護工作,把辯護律師的介入、辯護律師從維護犯罪嫌疑人權利的角度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看成是全面客觀收集證據、查明案件情況的最好服務,防止偵查工作走彎路,甚至造成錯案,使偵查工作克服主觀性和盲目性,增強自覺性和客觀性,提高偵查的質量和水平。
(三)轉變忽視程序的觀念。在追求案件的實體真實,達到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目的的辦案觀念的支配下,偵查人員往往容易忽視程序,不注重遵守法定的程序,認為只要案件查清,犯罪嫌疑人得到有罪追究,就是較好地完成訴訟任務。這種忽視程序的觀念越來越受到程序正義觀念的抨擊。我們學習貫徹新刑事訴訟法,必須轉變忽視程序的觀念,把程序視為辦案質量的保證措施、作為案件優劣的評判標準,甚至作為案件成立與否的決定條件,真正樹立程序優先的觀念,還程序應有的價值。新刑事訴訟法關于非法證據的排除規定,關于發回重審上訴或者抗訴后的處理要求都體現了程序價值要求。
三、提高三種能力
反瀆職侵權工作面臨復雜多變的職務犯罪,要克服發現難、調查取證難、立案難、處理難的四難問題,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提高的能力也應當是多方面的。目前,就刑事訴訟法的學習貫徹而言,瀆職侵權檢察干警重點應當提高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一)提高相對透明情況下收集證據的能力。辯護律師介入偵查,訊問犯罪嫌疑人時全程同步錄音錄像,訊問被關押的犯罪嫌疑人必須在看守所內進行,這種情況下收集口供,對偵查人員的偵查能力提出了挑戰。有的偵查人員在錄音錄像的條件下不會訊問了,在有律師介入、犯罪嫌疑人的情緒發生變化后不知所措了,這些都不能適應新的偵查工作需要,必須不斷提高偵查能力,特別是在相對公開透明情況下辦案的偵查能力。
(二)提高綜合分析判斷證據,創建完整證明體系的能力。新刑事訴訟法對證據確實、充分提出了標準,但是不同的案件,特別是瀆職侵權案件往往存在與之有關的前提或者基礎的普通刑事案件的關聯性,這種瀆職犯罪與非職務的普通刑事案件相交織的復雜案件的證明體系如何構建需要研究,需要有一個綜合判斷證據、構建完整證據體系的能力。案件中作為犯罪構成要件的事實都有相關的證據予以證明,不同的瀆職侵權案件,主客觀都有不同的構成要件要求,都有不同的行為特點,需要不同證據予以證明,同時不同證據往往是不同的辦案人員在同一時間收集的,證據之間的矛盾一定要及時發現,通過不斷查找證據或者重新復核予以排除證據之間的矛盾,確保案件得到客觀公正依法及時的處理。
(三)提高全面理解、準確掌握和運用法律的能力。偵查辦案既是一個收集證據的過程,更是適用法律的過程,特別是適用程序法的過程。為完成實體法對犯罪構成要件的證據要求,必須依據程序法開展調查取證工作。因此,偵查的目的和過程都離不開法律的適用與遵守。因此,反瀆職侵權部門檢察干警必須全面提高、熟練掌握和運用實體法和程序法的能力。特別是作為重要程序法的新刑事訴訟法,是反瀆職侵權檢察干警查辦案件的程序準則,必須增強理解和準確適用新刑事訴訟法的能力和水平,這是保證偵查工作順利進行,有效實現偵查目的,獲取最佳偵查效果的重要保證。
以上全文就是反瀆職侵權工作如何適應刑事訴訟法的要求的相關內容,刑事訴訟法的不斷與時俱進,其體現了我國的人權保障理念,使刑事案件的訴訟程序設計變得越來越民主、也更加科學,司法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這些知識靈活運用。
新刑法冒用身份證是怎么規定的?
刑法規定單位犯罪都是雙罰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無法償還抵押物怎樣處置
2020-12-14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離婚能向滿十八歲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3-12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對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0-12-31產險投保指南
2021-01-22荒山開發承包合同
2021-03-22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項目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