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布了許多法律條例來約束人們的行為,目的就是要減少犯罪行為的發生,對于及其嚴重的犯罪行為,國家已經建立了相當嚴格的懲治力度,只要有合理的證據,就可以依法對嫌疑人進行逮捕,那么在法律上刑事訴訟法逮捕是怎樣規定的?
一、逮捕是什么
逮捕,是指司法機關在一定時間內依法剝奪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并羈押于一定場所的強制措施。逮捕是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它能有效地控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從而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如果不 依法適用逮捕措施,將侵害公民的人身權利。因此,對犯罪嫌疑人采用逮捕措施時,必須嚴格遵守逮捕的法定條件和程序。
二、逮捕條件有哪些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三、批準逮捕需要什么程序
1、受理。檢察機關對公安等偵查機關提請批捕的案件,應指定專人審查其所移送的案卷材料和證據等是否齊全,法律手續是否完備。
2、審查案卷材料。人民檢察院受理公安機關提請批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后,應當指定專人進行審查。審查后提出是否批準逮捕的意見。
四、第七十九條?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一)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三)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五)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希望對您有幫助。作為一名合格的公民,需要對法律常識有著一定的了解,根據上述解答,也讓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逮捕的法律定義,讓我們更加了解法律。也提醒我們在合法權利受到威脅時,要勇于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網簽幾天后可以拿到購房合同
2021-02-15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怎么規定
2021-02-13遺失他人獎章和榮譽證書是否侵犯榮譽權
2020-12-17彩禮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1-03-18商標復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7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單位集體逃稅稅務局如何處罰
2021-01-08婚姻關系如何順利解除
2020-11-12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分保賬款的主要內容
2021-02-25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