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維持判決”先天性的缺陷隨行政訴訟之全面、深入展開已日漸顯露:
問題一,正是在不承認行政行為一經作出應產生公定力的情況下,才適用維持判決這一方式,而這一理由與行政訴訟法本身就自相矛盾。該法第44條規定“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這正是行政行為具有公定力的典型表現。這種矛盾性的規定,孰是孰非讓執法或司法者怎樣決斷?而實際上,行政行為具有公定力,到目前已成為通說或定論,不可否之。因此,因行政行為不具有公定力而選擇確立維持判決的理由已不復存在。
問題二,如果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經法院審查合法但不合理,而又不屬于行政處罰顯失公正又不能適用變更判決時,法院在沒有“駁回訴訟請求判決”之前,只能適用維持判決,而維持的結果必然意味著法院有可能對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同時進行了“合法性”的確認,承認了其效力,這不僅損害了法院審判權的權威,也使行政主體本身喪失了糾正不當行政行為的可能性或必要性,甚至是“慫恿”“行政不當”合法延續。另外這種判決,很難使當事人息訴,不斷的申訴可能會反復進行。
問題三,如果原告訴行政主體不作為,要求判決履行某種作為義務,而法院經審查后,認為行政機關的不作為合法,即不違法,法院在沒有“駁回訴訟請求判決”和“確認判決”之前,只能適用維持判決。但矛盾就出現了,對于一個未作出的行政行為“維持”什么?這豈不荒唐。同時,對于不作為行政案件,如果原告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請求性證據),法院即無法作出認定,但如果因此而以維持判決認定行政不為合法,這也是不符合法理的。
問題四,如果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經法院審查符合作出時的法律、法規,但這些法律、法規在審判時則可能因上位法律或政策變化而需要作相應的變化或廢止。在這種情形下,采用維持判決則是在維持一種即將或已被宣布廢止或變更的法律規范,這不符合司法正義精神和原則。而且,在也不能采用撤銷、變更等判決形式,又沒有“駁回訴訟請求判決”的情況下,其矛盾是相當嚴重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買病假條屬于違法行為嗎
2020-12-20一般偷竊請律師多少錢
2021-02-03做交通重新傷殘鑒定的要求
2021-01-14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保險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12保險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0-12-28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全資直屬企業暫行管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