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殺人罪與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的區別是什么?
其根本區別在于行為人主觀方面,前者以故意為其心理主觀狀態;后者為過失,包括過于自信的過失和疏忽大意的過失,后者相對量刑較輕。
故意殺人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
故意殺人罪是對死亡的結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態度,過失致人死亡罪則對結果的發生持否定的態度。
二、處罰
刑法中第二百三十二條:
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正當防衛條件的,免以刑罰。
在量刑時,應當破除不正當觀念,既不能認為殺人既遂的要一律償命,也不能認為殺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綜合全部案情,正確評價罪行輕重和行為人的人身危險程度,給罪犯以適當的刑罰處罰。
對此,法學家指導案例網中所收錄的最高人民法院所發布的故意殺人罪典型案例對此有很直觀的解釋。
1、情節嚴重的犯故意殺人罪
犯本罪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屬于情節嚴重的,應當判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如:
(1)出于圖財、奸淫、對正義行為進行報復、毀滅罪證、嫁禍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動機而殺人;
(2)利用烈火焚燒、長期凍餓、逐漸肢解等極端殘酷的手段殺人;
(3)殺害特定對象如與之朝夕相處的親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會強烈震動、影響惡劣的殺人;
(4)產生諸如多人死亡,導致被害人親人精神失常等嚴重后果的殺人等等。
2、情節較輕的犯故意殺人罪
犯故意殺人罪,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據司法實踐,主要包括:
(1)義憤殺人,即被害人惡貫滿盈,其行為已達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處死,一般是父母對于不義的兒女實施這種行為;
(2)激情殺人,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其一,必須是因被害人嚴重過錯而引起行為人的情緒強烈波動;其二,行為人在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一時失去理智,喪失或減弱了自己的辨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須是在激憤的精神狀態下當場實施。
(3)受囑托殺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請求、自愿而幫助其自殺;
(4)幫助他人自殺;
在當今社會中任何公民和企業都是不能隨意的剝奪他人的生命權和財產權的,如果說犯罪嫌疑人有故意致人死亡等情況后也是屬于十分惡劣的行為,那么當出現了此類行為后司法機關也是會根據犯罪嫌疑人的涉案情節以及造成的具體后果來確定的對當事人的處罰力度。
故意殺人致人輕傷怎么判
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嗎?
故意殺人后要賠償嗎,怎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的工資福利
2020-11-29農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連帶責任是否關系到子女
2021-02-07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綿陽居民保險報銷比例
2020-11-28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廣州同一事故造成多人傷亡保險公司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1-28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有關保險的一些基本概念
2020-12-06山西省完善土地承包責任制的試行辦法
2021-01-21帶設計方案土地出讓方式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2-26對征收拆遷補償不服,信訪可以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