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一個單位犯的罪,這個單位沒有具體所指,它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那么我們看到了這些都是一個個的組織,那么如果單位出現問題總要有人來承擔這個責任,那么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下單位犯罪誰承擔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單位犯罪誰承擔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單位犯罪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單位犯罪的主體,必須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這里所說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包括任何形式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是指國家機關。“團體”包括人民團體和社會團體。雖然這些單位通常都具有法人資格,但是,我國刑法并沒有要求單位犯罪的主體必須具有法人資格。
2.單位實施的犯罪行為必須是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那些危害社會的行為。就是說構成單位犯罪首先必須是單位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這些危害社會的行為必須是在刑法分則和有關法律具體規定中規定為單位犯罪的行為。如果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沒有具體規定,則不能以單位犯罪追究刑事責任。這主要是從單位犯罪的實際情況出發考慮的。由于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不斷發展的時期,有些規章制度尚不健全,在社會生活中單位的哪些行為屬于犯罪,情況比較復雜。因此,刑法將那些實踐中比較突出的、社會危害比較大、罪與非罪的界限較容易劃清的單位危害社會的行為,規定為犯罪。
3.單位犯罪,一般都由單位集體決定或者由單位的領導人員決定,以單位的名義并由單位內部人員具體實施,在通常情況下,犯罪的目的是為了單位謀取非法利益。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分為兩種情況:
1.一般采取雙罰制原則。即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同時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2.由于單位犯罪的復雜性,其社會危害程度差別很大,一律適用雙罰制的原則,尚不能全面準確地體現罪刑相適應的原則和符合犯罪的實際情況。因此,法律作了例外的規定,即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對個別的單位犯罪未采用雙罰制,而實行了代罰制,即對單位不判處罰金,只對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
要知道單位犯罪就觸犯了刑法,必然的就要接受刑事處罰。從大家關心的單位犯罪誰承擔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這一問題上,我們可以看到問題的嚴重性,與其有關的人員都要受到嚴格的制裁,處罰金并且可能要去坐牢,所以在單位中越坐到高層的位置,做事越要謹慎,避免違法亂紀的事情發生。
如果發生了單位犯罪,對于法定代表人在哪些罪名中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最新單位犯罪司法解釋
逃稅罪單位犯罪雙罰制的規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死差益與死差損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4果園經營管理承包合同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