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衛過當致人顱腦出血構成故意傷害。
防衛過當的刑事責任
防衛過當造成的損害一般應當減輕民事責任。這是因為:一是如果沒有侵害人的不法侵害,就不會有這種防衛過當的結果;二是防衛人在防衛過程中,特別是情況危急的時候,對反擊行為的節制及后果的預見是受到限制的,不應當對防衛行為要求過高、過苛。其次,要分析是否屬于故意加害的責任。在防衛過程中故意對不法侵害者采取加害行為的,對其超出必要限度的損害應當負全部賠償責任。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對于防衛過當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防衛過當之所以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是因為:
(1)從主觀上看,防衛人具有保護國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權利的防衛動機。雖然對于過當行為所造成的重大的危害具有罪過,但和一般犯罪相比,其主觀惡性要小得多。
(2)從客觀上看,在防衛過當的全部損害結果中,由于存在正當防衛的前提,所以這種損害結果實際上可以分解為兩部分:一是應有的損害,二是不應有的損害。防衛過當只對其不應有的危害結果承擔刑事責任,而不對全部損害結果承擔刑事責任。以上就是我國刑法明文規定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主觀和客觀的根據,這一規定是罪刑均衡的基本原則的體現。
那么,對防衛過當如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呢?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和司法實踐的經驗,我認為在對防衛過當量刑時,應考慮以下情節:
1、過當程度。
過當程度的大小體現了社會危害性程度,因而影響到防衛過當的量刑。
2、防衛動機。
在過當程度相同的情況下,其防衛行為是出于何種動機,例如是為保護國家、公共利益,還是保護本人利益,顯然影響對防衛過當的量刑。
3、權益性質。
正當防衛所保護的權益的性質,在對防衛過當量刑時,應該加以考慮。
4、社會輿論。
在對防衛過當量刑時,還要考慮社會影響,既不挫傷公民正當防衛的積極性,又要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嚴肅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被別人辱罵可以報警嗎
2021-01-03第三方支付接口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6“撤銷三年不使用待審中”什么意思
2020-11-20債務無法償還抵押物怎樣處置
2020-12-14未婚生子會被罰款嗎
2021-01-07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變更法律怎么規定
2020-11-08婚禮上送花圈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2021-01-15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拆遷紅線范圍內的房屋能不能進行買賣
2021-01-17停產停業損失如何評估
2021-02-05小產權房拆遷賠償
2021-01-16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22“捆綁式”的公益拆遷到底有沒有補償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