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賄犯罪的成本效益在單位懲罰誰
單位行賄罪的犯罪主體不同于一般犯罪的自然人,本罪的主體只能是單位。但是,對本罪的處罰采取雙罰制,既處罰單位,又處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單位行賄罪的犯罪主體與單位受賄罪不同,單位受賄罪的主體只能是國有單位,它包括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而單位行賄罪的犯罪主體并不僅僅局限于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人民團體,它還包括集體所有制企業、中外合作企業、有限公司、外資公司、私營公司等等。
我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的規定,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定罪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2018年1月1日施行)第七條第三款,經營者的工作人員進行賄賂的,應當認定為經營者的行為;但是,經營者有證據證明該工作人員的行為與為經營者謀取交易機會或者競爭優勢無關的除外。
二、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高檢發釋字〔1999〕2號),單位行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以立案:
1.單位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
2.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3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三、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應用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行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2〕22號),單位行賄的,在被追訴前,單位集體決定或者單位負責人決定主動交待單位行賄行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對單位及相關責任人員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受委托直接辦理單位行賄事項的直接責任人員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自己知道的單位行賄行為的,對該直接責任人員可以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第二款的規定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綜上所述,行賄犯罪的成本效益在單位會對單位進行處罰,并且同時處罰直接負責的主管和其他責任人,這種經濟的往來過程嚴重違反了我國的規定。一般對于個人行賄數額達到了一萬元的就已經達到了立案標準,具體的處罰也會結合實際的行賄過程和導致結果。
介紹賄賂罪和行賄罪的區別有哪些
個人行賄罪怎么量刑處罰?
關于行賄罪的最新司法解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了事故交警驗車要多久
2021-03-16批準環境影響報告書需要些什么步驟
2021-03-06商標侵權中的“反向假冒”的法律規制
2020-12-26調整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程序
2021-01-13用電信息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18申請著名商標的條件如何規定
2020-12-24質押物是否可以自行變賣
2021-03-03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買賣合同糾紛能否申請司法鑒定
2021-01-06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企業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08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