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是出現在刑事案件當中的,而當刑事案件進入到法院審理時,其實犯罪嫌疑人就會變為被告人,雖然都是指同一個人,但此時所處的階段是不同的。那大家知道什么是犯罪嫌疑人嗎?而作為犯罪嫌疑人又享有哪些權利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什么是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是在刑事訴訟中被指控犯罪,尚未起訴到人民法院的當事人
二、犯罪嫌疑人有哪些權利
1、獲得法律幫助的權利
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
2、委托辯護人的權利
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內,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3、申請回避的權利
對檢察人員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檢察人員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請客送禮,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犯罪嫌疑人有權要求其回避。
4、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5、申請取保候審的權利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聘請的律師有權申請取保候審。
6、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的訊問,有拒絕回答的權利
7、要求解除強制措施的權利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檢察院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對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犯罪嫌疑人可以申請補充鑒定或重新鑒定。
9、對人民檢察院作出的不起訴決定申訴的權利
犯罪嫌疑人對人民檢察院作出的不起訴決定,可向人民檢察院申訴。
10、核對筆錄的權利
訊問筆錄應當交犯罪嫌疑人核對,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糾正。
11、對侵權提出控告的權利
對于檢察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提出控告的權利。
12、獲得賠償的權利
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因人民檢察院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受到侵犯的,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在看完了上文之后,大家應該知道什么是犯罪嫌疑人了吧。在不同的階段,其實對嫌疑人的稱呼是不一樣的,當然一定經過人民法院的審理,才能確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構成犯罪。而即使作為犯罪嫌疑人,在享有一定的權利同時其實也是需要旅行一定義務的,這方面的內容你可以上律霸網站進行具體了解。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律師可以為哪些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
檢察院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乙方不同意解除合同怎么辦
2020-12-09農村土地流轉最新補償標準
2021-01-20聘書具備書面勞動合同的效力嗎
2021-01-21房產怎樣解除預抵押
2021-02-03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村委會非法轉讓土地如何處罰
2020-11-20國有建設用地如何作價出資入股
2020-12-03戶口已經遷入城市,宅基地會收回嗎
2021-03-19拆遷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0如何區分農村宅基地拆遷和城市房屋拆遷的不同點
2021-03-15拆遷安置房房產證怎么辦
2021-03-07對房屋拆遷評估報告存有異議怎么辦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