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駕駛保險公司應否承擔賠償責任
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責任,《交強險條例》中的“財產損失”不包括人身傷亡所造成的損失。
【案情】
2010年12月30日原告王某在被告某保險支公司處為其自有的黑BM8016號奇瑞牌小型轎車投保了機動車交強險,原告交納保險費855.00元,保險期限自2010年12月31日至2011年12月30日。2011年2月23日晚21時許,原告醉酒駕駛該車在某縣建設路由南向北行駛至某賓館門前時,與由西向東行走的馬某相撞,造成馬某當場死亡的后果。經縣公安局交警部門認定,原告負本起事故的全部責任。該案經縣人民法院審判,原告依法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緩刑二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原告與被害人家屬達成了協議,賠償被害人家屬各項損失31萬元。原告賠償后向被告請求理賠,被告依據《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墊付搶救費用,并有權向致害人追償:(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于2011年4月19日給原告下達了拒賠通知書,原告不服,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在交強險最高限額內賠付原告11萬元,并負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一、從立法宗旨的角度看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條規定: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一條規定:為了保障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賠償,促進道路交通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制定本條例。
從這兩部法律法規可以看出,立法者的立法宗旨更側重于保護道路交通受害者、無過錯者的合法權益,所以即使保險公司和受害者的權益發生了沖突,那么也要優先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保證他們優先得到賠償。有學者認為因駕駛人人對醉酒存在重大過錯,若由保險公司承擔理賠責任,無疑使駕駛人逃避法律責任,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根據兩部法律的立法宗旨和生活經驗,在交通事故法律關系中弱勢群體的利益得到了法律的優先保護,這也更加符合公平正義原則。另外《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由此可見,這也體現了立法者對于保險公司的特別保護,法律并不是一味盲目地規定保險公司承擔責任,同時也體現了立法對于相關利益的平衡。
二、從法律體系解釋的角度看
《保險條例》第三條規定:本條例所稱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是指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的強制性責任保險。在這條規定中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是明顯分開的,屬于兩種不同的損害后果。而《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明確規定“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并沒有把人身傷亡包括在內,如果我們想當然地理解成把人身傷亡包括在內,那么明顯屬于對于法律條文的擴大解釋,顯然是背離了依法治國的精神和法理原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所以保險公司應當根據這條法律規定,賠償被害人人身傷亡產生的非財產損失,但是財產損失保險公司是不需要賠償的,因為法律有明文規定。
三、從法律適用規則的角度看
在發生法律沖突時,我們不僅要按照“上位法優于下位法”、“特殊法優于普通法”、“后法優于前法”的原則進行,更應從立法精神上探討其價值取向和社會功能,選擇最利于實現公平的法律適用規則。
1.從上位法優于下位法來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比《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交強險條款》第九條的法律效力高。
根據《立法法》第七十九條第一款規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屬法律,國務院制定的《交強險條例》是行政法規,中國保監會制定的《交強險條款》屬部門規章,故《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法律效力最高。
2.從制定法依據方面來看,根據《交強險條例》第一條、《交強險條款》第一條的規定,《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交強險條例》的制定根據,《交強險條例》是《交強險條款》的制定根據,二者規定不一致時,作為制定根據的法的規定自然優先適用。
3.從后法優于前法來看,2004年5月1日實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在2007年12月29日通過修改于2008年5月1日實施,《交強險條例》實施時間為2006年7月1日,第76條修改實施晚應當優先適用。
綜上所述,王某醉駕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責任,《交強險條例》中的“財產損失”不包括人身傷亡所造成的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工資未結清怎么辦
2020-12-27重婚罪怎樣才能讓公安機關立案
2020-11-18銷售虛擬貨幣是否違法犯罪
2020-11-14老字號被商標侵權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2新《商標法》幾大亮點
2021-02-14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提示免責格式條款怎么寫
2021-03-24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廣東省工傷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2020-12-13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