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客體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公共財產的所有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國家的財經管理制度。挪用公款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公款的使用權,同時行為人挪用公款后必然占有,有的還因此獲得收益。而所有權包括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四種相互聯系又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權能,因此對所有權權能的侵犯也必然是對所有權的侵犯。所有權被侵犯并不意味著所有權轉移。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取得所有權必須依照法律規定,因此,從這一法律意義上講,任何財產犯罪實際上都不可能真正取得所有權,挪用公款罪與貪污一樣都侵犯了財產所有權,不同之處只是在于所有權被侵犯的程度不同而已。同時,正因為挪用公款罪直接侵犯了公款的使用權,而這是違反國家財經管理制度中的公款使用制度的,因而它又侵犯了國家財經管理制度。但是,由于挪用公款侵犯的主要客體是國家公共財產所有權,挪用公款罪所侵犯的客體包括:一是國有財產的所有權;二是勞動群眾集體財產的所有權;三是用于扶貧和其他公益事業的社會捐助或專項基金的財產的所有權;四是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運輸中的私人財產的所有權:五是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非國有單位資金的所荷權;六是非國有金融機構中客戶資金的所有權,其中,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對象,既包括當然的公共資金款項,也包括擬定的公共資金款項。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對象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對象主要是公款。這既包括國家、集體所有的貨幣資金,也包括由國家管理、使用、運輸、匯兌與儲存過程中的私人所有的貨幣。在國有企業、公司中,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挪用本企業、公司的財物,屬于侵犯了公共財物的所有權。在中外合資、合作、股份制公司、企業中,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挪用上述公司、企業的資金,也應屬于侵犯公共財物所有權。根據本法第384條的規定,挪用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要按挪用公款罪從重處罰,因此這些特定的公款、公物可以成為挪用公款罪的對象。挪用公物歸個人使用,一般應由主管部門按政紀處理,情節嚴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折價按挪用公款罪處罰。因而一般的公物也可以成為挪用公款罪的對象。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挪用公款罪客體是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費入賬要分攤嗎
2020-12-20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行政處罰多久可以取
2020-12-18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回購房
2020-11-12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服刑人員能買保險嗎
2021-01-26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保險經紀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范圍有哪些
2021-01-2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保險的基本原則有什么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