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罪17萬元確定判幾年刑嗎
1)《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一百九十三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
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
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當下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
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的手段、方法沒有限制,既可以是語言欺詐,也可以是動作欺詐(欺詐行為本身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有告知某種事實的義務,但不履行這種義務,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或者繼續陷入錯誤認識),行為人利用這種認識錯誤取得財產的,也是欺詐行為。
詐騙的問題處理在實際的生活中有著較大的歧義,所以自己要積極的踐行有關的規定,這樣自己的權益維護才會有著較好的保障,但是具體問題處理涉及不同的當事人所以自己要學會咨詢專業人員,減少自己在此類問題的理解錯誤,確保自己的利益。
詐騙多少錢應該立案?
網絡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哪些?
網絡詐騙罪判幾年,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方性法規可設行政許可嗎
2021-01-16勞動爭議去勞動局投訴有用嗎,勞動爭議怎么處理
2020-12-04個體工商戶年檢步驟是什么
2020-12-27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可以單獨簽訂試用期合同嗎
2021-01-15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保險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