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侵犯財產類的犯罪當中,盜竊罪和詐騙罪可以說是比較常見的了,既然《刑法》中規定成了兩個罪名,至少說明這二者之間還是存在一定不同之處的。那到底盜竊罪和詐騙罪區別有哪些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盜竊罪和詐騙罪區別有哪些
詐騙罪和盜竊罪是現實生活中很常見的兩種侵犯他人財產權利的犯罪,一般情況下兩種罪名是易于區分的,但當詐騙行為和盜竊行為交織在一起的時候就很容易混淆,對這類案件如何定性實踐中存在爭議,這也是審判實務中一個難點的問題,為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盜竊罪與詐騙罪的法律界定進行分析探討。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而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從犯罪構成要件來看,二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主觀方面均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犯罪主體均為一般主體;侵犯的客體均是公私財產的所有權。不同的地方則表現為犯罪客觀方面,這也正是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的關鍵所在。
二、如何區別盜竊罪和詐騙罪
(一)行為人采取了什么手法
詐騙罪是采取了欺騙的方法取得財物。詐騙罪要求被害人基于行為人的欺詐行為對事實真相產生錯誤認識,進而出于真實的內心意思而自愿處分財產。在這里形成了一系列的因果關系:由于行為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使得被害人產生了錯誤的認識,這個錯誤的認識又導致被害人做出了有利于行為人的處分財產的行為。在這個因果鏈條上,欺詐行為是起因,是行為人所有活動的集中。錯誤認識不僅是連接欺詐行為與處分行為的中介,也是行為人的騙財行為能否得逞的關鍵。如果行為人的欺詐行為不足以使被害人對事實真相產生誤解,被害人自然不會做出對自己有害卻對行為人有益的處分財產的行為。處分行為是結果,它實現了財產在被害人與行為人之間的轉移,使行為人的犯罪目的最終得逞。
盜竊罪是采取秘密竊取的手段取得財物。竊取是指以非暴力脅迫手段,違反財物占有人意志,將財物轉移為自己或者第三人占有。首先,竊取的手段是和平的,竊取行為只針對財物而不危及被害人的人身,以此與搶奪、搶劫等取財行為相區別。其次,行為人取得財物違背被害人的意志,即被害人是不愿讓行為人取得財物的,至于竊取行為是否秘密則在所不問,這一點應與傳統觀念上的一味強調盜竊必是秘密竊取理念相分離。再次,竊取行為是排除被害人對財物的占有支配和建立新的占有支配關系的過程,倘若只是破壞了被害人對財物的占有支配關系而未能建立新的占有支配關系,就不是竊取行為。
(二)被害人是否具有處分(或交付)其財產的真實意思和行為。
首先要看被害人在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影響下的主觀認識。盜竊罪屬于違反被害人意志取得財產的犯罪;而詐騙罪屬于基于被害人有瑕疵的意志而取得財產的犯罪。在盜竊案件中,被害人對自己對財物的占有或控制關系之破壞毫不知情,因此也就不會在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影響下產生移轉其財物的主觀認識,也不會因此而處分自己的財物;而在詐騙案件中,被害人是因行為人的欺詐行為而陷于錯誤認識進而“自愿”地處分其財物,這時雙方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意思交流,盡管這種關于財物的處分違背了被害人的真實意愿,是一種有瑕疵的意識表示。
其次要看被害人是否實施了處分(或交付)財物的行為。被害人處分財產的是詐騙罪,沒有處分財產的是盜竊罪。詐騙罪與盜竊罪屬于一種相互排斥的關系,不存在同一行為同時成立詐騙罪與盜竊罪。因此,正確理解和認定“處分行為”,就是區分盜竊罪與詐騙罪的關鍵。只要不是被害人因受蒙蔽而“自愿”交付財物給行為人,就不構成詐騙罪,而只能構成盜竊罪。對盜竊罪而言,行為人實施秘密竊取行為是瞞著被害人的,因此被害人是不可能具有處分財物的意識,也不會具有處分財物的行為;而對詐騙而言,處分行為必須是受騙人在因受欺騙而產生的錯誤認識的基礎上,“自愿”作出的將財產轉移給行為人或第三人占有。
盜竊罪和詐騙罪其實都是通過實施一定的手段來非法占有對方財物的行為,但其中詐騙罪往往是讓對方心甘情愿的交付自己的財物,盜竊罪則多數是采取秘密竊取的方式來非法獲取對方財物的。
盜竊罪請律師多少錢
盜竊罪最新司法解釋的內容是什么?
2020年盜竊罪的最新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駕入刑標準及處罰條例是什么
2020-11-18單方解除權何時生效
2021-01-20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空白背書匯票能出借嗎
2021-02-18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后果如何
2020-12-31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嗎
2020-11-29保監會就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征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08買保險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2020-12-25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公司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0拆遷補償協議沒簽房產證能交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