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不認罪會無罪釋放嗎
如果其他證據不確實充分,一來可能由檢察院退回補充偵查,二來可能由法院作“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如果其他證據確實充分,嫌疑人拒不認罪,將會從重判處,本來有可能判處緩刑的,一定判處實刑。
所謂自愿認罪,是指犯罪嫌疑人當庭自愿承認被指控的犯罪(究竟有沒有犯罪由法院審理來認定,法院沒有認定之前被告人不能叫罪犯,而只能叫犯罪嫌疑人。他的不當行為只能稱為涉嫌犯罪)。
由于被告人當庭自愿認罪簡化了法庭審理的程序,提高了訴訟效率,節約了司法資源,因此可以對被告人從輕處罰。
坦白情節,是指犯罪嫌疑人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有的人能供述犯罪事實,但不一定承認是犯罪或不承認某一罪名)。
坦白情節一般在庭審之前(比如在公安機關、檢察機關),自愿認罪一般在法庭上(也可能在庭審之后)。犯罪嫌疑人當庭不認罪,庭審結束后自愿認罪的由于沒有簡化審理程序、節約司法資源,一般不能認定當庭自愿認罪。
二、不認罪檢察院怎么處理
眾所周知,按照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檢察機關享有不起訴決定權,它有三種情形,即無罪不訴(刑事訴訟法142條第一款)、定罪不訴(刑事訴訟法142條第二款)和存疑不訴(刑事訴訟法140條第四款)。所謂定罪不訴就是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作出的不起訴決定。在構建社會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隨著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逐步落實,檢察機關運用定罪不起訴權,處理輕微刑事犯罪的案件會越來越多,這對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和諧和穩定無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很多犯罪人嘴硬,即便證據確鑿的情況下還說自己是無罪的,那么這種人人民檢察院也不會客氣,直接會加重處罰。如果嫌疑人被批捕之后,經過偵查和退偵,依舊沒有發現犯罪人有任何的違法行為,那么人民檢察院會判無罪釋放。
二審不認罪對判決結果影響大嗎?
拒不認罪免于刑事處罰嗎?
一審認罪二審不認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行為屬于隱藏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1《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早已不再是人民法院審理醫療糾紛案件參照的法律法規
2021-01-14被家暴離婚財產怎么判
2021-02-20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離職證明能少付贍養費嗎
2021-03-25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房產典當
2021-03-14五級傷殘待遇怎么樣
2021-03-03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關于印發《上海外資保險機構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