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同危險行為與一般共同侵權行為的概念
一般共同侵權行為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人共同故意或過失致他人損害,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行為;而共同危險行為,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共同實施了有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危險性行為,并造成了損害后果,但不能判明損害后果是由何人造成的。
審判實踐中,由于侵權主體的多數性、侵權行為存在危險性、需承擔連帶責任等共性的存在,使得部分審判人員不能正確區(qū)分共同危險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
二、共同危險行為與一般共同侵權行為的區(qū)別
第一,在該兩種行為的構成要件上來說,其主要區(qū)別為:1.對于損害的發(fā)生,共同危險行為人主觀上不具有共同過錯;共同侵權行為人則具有共同過錯或過失。2.共同危險行為中,加害人是個別人,且無法確定;共同侵權行為中加害人是確定的,損害后果是共同造成的,行為人即加害人,盡管對損害后果所起的作用不盡相同。
第二,在損害結果與行為的因果關系上二者區(qū)別:共同危險行為中,只有個別人與損害結果具有因果關系;共同侵權行為中,行為人與損害結果都有直接因果關系。
第三,在舉證責任上,二者亦有區(qū)別:共同危險行為訴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四條第一款第(七)項規(guī)定:“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實施危險行為的人就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而共同侵權行為訴訟,則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承擔舉證責任。
第四,在歸責原則上二者有所不同:共同危險行為案件采用過錯推定原則;而共同侵權案件采用過錯原則。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介紹的有關共同危險行為與一般共同侵權行為關系的詳細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共同危險行為與一般共同侵權行為關系本質上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民事主體實施的侵權行為,在是司法實踐中難以區(qū)別,如果從構成要件、因果關系等方面把握可以更準確的區(qū)分兩者,如果您還對相關問題存在疑問,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注于提供專業(yè)的法律咨詢服務,為您解決各類法律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15萬的款付律師費多少
2021-03-05黨員受到刑事處罰如何黨內處理
2020-12-04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qū)別嗎
2021-03-08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guī)定發(fā)該怎么做
2020-12-08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要不要賠
2021-01-10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土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廢棄土地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