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人至輕傷以上能認定為過失犯罪嗎
依據(jù)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打人是屬于故意傷害的行為,打人造成被打者輕傷的,構成故意傷害罪,屬于故意犯罪而不是過失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guī)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二、過失犯罪構成條件
第一是犯罪主體,是主觀上有罪過的、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實施了犯罪行為、發(fā)生了犯罪結果的自然人或者單位。犯罪主體主觀上的心理態(tài)度,既可能是過失心理態(tài)度,也可能是故意心理態(tài)度。
第二是犯罪行為,是犯罪主體在主觀罪過支配下實施了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種犯罪行為,包括疏忽大意犯罪行為和過于自信犯罪行為,這種犯罪行為對犯罪結果的發(fā)生起著決定性的直接的作用,犯罪主體對犯罪行為既可以是過失的心理態(tài)度,也可能是故意的心理態(tài)度。
第三是犯罪結果,是犯罪主體實施的犯罪行為所發(fā)生的危害社會的犯罪結果。這種犯罪結果必須是實際發(fā)生的嚴重侵犯了刑法保護的社會關系的直接或主要的犯罪結果,既包括物質結果,也包括非物質結果。犯罪主體對發(fā)生的這種犯罪結果是過失的心理態(tài)度。只有同時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行為,才可以構成過失犯罪,缺少其中任何一件條件的行為都不能構成過失犯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jù)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打人是屬于故意傷害的行為,打人造成被打者輕傷的,構成故意傷害罪,屬于故意犯罪而不是過失犯罪。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網絡購物合同怎樣交付
2021-01-19公證業(yè)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01法律顧問和外聘律師的區(qū)別
2021-03-01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打借條必須需要擔保人嗎
2021-03-25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夫妻協(xié)議可以讓男方自愿放棄探視孩子嗎
2020-11-09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兒子對父母不孝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07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房屋抵押利息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0-11-19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離婚財產保全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3-21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機動車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