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鎮居民在農村宅基地上建房的合同無效
我國《憲法》第10條規定,“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土地管理法》第8條規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就此可知,宅基地使用權與農村集體成員身份相關聯,不得隨意轉讓。我國立法原則上禁止將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給集體經濟組織外成員,對此我國相關部門及各地政府作了進一步明確。
首先,對于宅基地使用權可否轉讓給其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各地做法不一。山東省采取禁止態度。其次,對于宅基地使用權可否轉讓給城鎮居民,根據《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規定,“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準城市居民占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可見,我國禁止城鎮居民在農村宅基地上建房。
《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規定“合同法第52條第(五)項規定的‘強制性規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可知當合同違反效力性強制規定則無效。本例中,城鎮居民在農村宅基地上自建房屋,違反了法律規定,若此合同繼續有效將會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屬于違反效力性規定。所以,A與B簽訂的合同無效。
二、非合法宅基地使用權人建房,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權
本例中,因合同無效宅基地使用權仍歸村民。根據《山東省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只有獲得建房審批才能成為合法建房主體。村民A是宅基地使用權人并獲得建房審批,B是房屋出資者。根據“房地不分離”原則,房屋和宅基地使用權只能歸一個主體所有。這里涉及民法中規定的添附物所有權歸屬問題。B在A的宅基地上建立房屋,其實是將建筑材料等動產與宅基地相結合,是動產與不動產的附合。動產與不動產附合,由不動產的權利人取得所有權。所以,宅基地使用權歸A的情況下,房屋的所有權應歸A所有。所以A是房屋所有權人。
三、城鎮居民無權獲得拆遷補償利益
拆遷后應給予被拆遷人相應補償,但對于農村集體拆遷,被拆遷人如何確定我國法律無明確規定。根據《關于加強監督檢查進一步規范征地拆遷行為的通知》,“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作出修訂之前,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要參照新頒布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精神執行”,以及該條例第2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可知,房屋所有權人為被拆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鋪不交房租怎么清退
2020-12-27新裝地板鼓包向誰索賠
2021-01-28金融消費者權利有哪些
2020-12-03未打轉向燈追尾怎么辦
2021-02-03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怎么區分夫妻共同債務與夫妻個人債務
2021-03-20離婚后前夫不讓我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2-23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27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