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新征地補償標準是多少?
1、國家新征地補償標準是多少的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答案,各地的征地補償標準不是國家統一決定的,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政府征收農民土地,應有合法項目,按照法定程序,給予被征收人合理補償,先補償,再征收,任何違反以上基本原則的征收行為都屬于違法征收。被征收人可以拒絕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以申請信息公開,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方式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
現行法律規定,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然而在現實中,時常出現招拍掛交易后的土地出讓金,遠遠高于征地補償款的情況,也正是巨大的價差,導致了征地矛盾的頻發。
二、征地拆遷腐敗案件產生的原因
通過對大量涉案人員、被征地拆遷戶等當事人及相關部門的接觸、調查、了解,征地拆遷腐敗案件的發生原因,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
1、法律法規政策不完善、不連續、滯后。
一些法律法規雖然對征地價格、土地補償金的發放標準、發放程序等作了原則性規定,但沒有具體的可操作的評估、公示等規定,存在補償標準不明確,使測量人員、評估者獲得了很大的利益空間,容易引發職務犯罪。法律法規還存在空白和滯后的問題。如村組干部在征地過程中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為,無法可依,無法追究刑事責任。又如,土地補償費用的計算標準滯后于現實的社會經濟狀況,還有是相關政策沒有連續性。如在農業結構調整中的政策出現階段性的變化和反復等,這些情況都成為此類案件發生的誘因。
2、制度不健全,沒有監管。
征地拆遷補償的群眾監督制度、公開公示制度、工作人員之間互相制約制度、職能部門復查復核制度、直接責任人失職責任追究制度、征用土地及地上附著物測量辦法和實地物證固定制度、財務制度等,沒有得到有效執行,甚至上述制度有的根本就不存在。如我們辦理的征地拆遷案件中,涉案人員所在單位的鎮黨委政府對征地拆遷補償工作根本沒有監督,缺乏應有的敏銳性、敏感性和責任心。而且在征地所需資金嚴重不足時,不但沒有去跟蹤過問資金流向,反而不斷打報告向財政要錢,同時盲目以鎮財政墊付,這就給不法之徒留下很多可乘之機。
3、主觀上黨紀、政紀、法紀意識缺失。
所有涉案人員造成犯罪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淡薄,私欲過度膨脹,從而利用手中的職權進行違法犯罪行為。表現為“見錢眼開”的貪婪心理、蒙混過關的僥幸心理、難以自控的矛盾心理、深感吃虧的補償心理、貪圖享樂的虛榮心理、按“勞”取“酬”的交易心理、有恃無恐的攀比心理等等。正是在這些心理因素的驅動下,職務犯罪人員往往置國法于不顧,恣意妄為。隨之而來的是自私心理、貪利心理、權勢心理的產生,將“貪欲之害,律已之心、為政之德”忘得一干二凈,在工作中處處打自己的小算盤,時時想著謀取私利。
國家會站在宏觀角度上出臺一些征地方面的文件,這些文件是為了約束行政機關在征地過程當中的執法權,確保拆遷戶的合法權益不因國家權力而受到侵犯。可是,具體到征地補償標準的話,本地的政府也得在經過反復調查,反復討論之后才能確定了補償方案的。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征地補償費計算方式
如何簽訂征地補償協議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檢察院檢察員違法亂紀如何處罰
2020-12-05遺產糾紛案件律師費如何確定
2020-12-14公司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8企業法人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有效情形
2021-01-13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認定
2020-11-242020年浙江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3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