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自首能馬上保釋嗎
取保候審需具備相應的法定條件,自首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但不是取保候審的法定條件。
取保候審,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取保候審的申請主體,對于取保候審的申請主體即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資格問題,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明文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這是一項授權性規定,也是一項排他性規定,這一規定即將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資格授予給了已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以及辯護人。“法定代理人”就是指依法代理被代理人從事某種行為的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近親屬”則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賦予了辯護人在刑事案件的三個階段(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審判階段)都可以以辯護人的名義提起取保候審的申請,并要求取保候審決定機關在三日內做出決定,如果不同意變更,應該告知申請人不同意的理由。
以上就是相關回答,取保候審在滿足條件的時候,一般情況是處于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而且最主要的是采取取保候審措施不會發生社會危險,如果有的人是殺人犯而且比較危險的,那么取保候審不能通過。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怎么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呢
2020-12-08拆除廠房是否需要向政府部門報告
2020-12-112020消費購物如何維權
2021-01-19賣假貨怎么處罰
2020-12-27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交通事故要求賠償怎樣訴訟
2020-12-10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航空意外傷害保險怎么賠的
2021-02-24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人身保險的基本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