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臨時工是否屬于的范圍:
1、雖然勞動者系臨時工,并與公司簽訂了《臨時工協議書》,但依據規定,在實行制后,正式工與臨時工的區別實質上已消失,勞動者應享有與正式員工同等待遇,與正式員工同工同酬。
2、勞動者作為用人單位的職工,其在因公出差途中發生人身傷害符合工傷的情形,應當享有要求單位給予工傷待遇的權利。
3、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也沒有及時為其申報工傷,故本來可以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勞動者的工傷待遇就應當由用人單位自身負擔。
臨時工,作為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用工形式,是相對于正式工(固定工)而言的,1989年國務院發布《全民所有制企業臨時工管理規定》中,明確“臨時工”系指用于臨時性、季節性生產崗位,簽訂、在用人單位使用期限不超過1年的人員。臨時工在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上、享有的勞動保障權益上、政府部門對其實行的管理方式上,都不同于固定工、合同工。但1995年《勞動法》開始實施后,全面建立通過訂立勞動合同來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合同制度,“臨時工”作為一種用工形式已經不存在。
勞動部辦公廳在《對〈關于臨時工等問題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6]238號)中明確指出:“《勞動法》實施后,所有用人單位與職工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各類職工在用人單位享有的權利是平等的。”
2001年10月,國務院在清理行政法規時,即宣布《全民所有制企業臨時工管理暫行規定》失效,理由是“調整對象已消失”。用人單位在臨時性和常年性工作崗位上的用工,都必須訂立勞動合同,參加各種保險。在臨時性工作崗位的用工,可以訂立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也可訂立短期勞動合同。因此過去意義上相對于正式工而言的臨時工已經不存在。用人單位在臨時性崗位上用工,也應當與勞動者并依法為其建立各種社會保險,使其享有相關的福利待遇,但在上可以有所區別。
關于臨時工的賠償:
用人單位的所有勞動者,不論是企業干部、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固定工、合同工、臨時工,在工作過程中因工負傷,均應由用人單位給予,予以醫療搶救,臨時工也不例外。臨時工也屬于勞動法律法規的保護范圍,在工作中受傷理應享受待遇。根據《》,用人單位除在停工留薪期內按月支付原工資外,還應該支付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費用。當臨時工死亡時,工傷死亡賠償為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等。
根據上文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臨時工遭受工傷時享受與正式工同等的工傷待遇。此時,要是用人單位為其購買了工傷保險的,則費用由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承擔,否則的話就由該用人單位承擔。更多臨時工方面的,歡迎你到律霸網站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財產保全擔保是什么,為什么要做財產保全擔保
2021-01-0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應該在哪里做
2021-01-17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員工打架能直接開除嗎
2021-03-14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
2021-01-02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告之義務與保險人給付責任的關系
2020-11-2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需要登記嗎
2021-02-15土地轉讓期限是多久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