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16歲殺人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17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刑事責任是指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主刑和附加刑兩刑事責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它只能獨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適用。主刑分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附加刑分為罰金、財產。對犯罪的外國人,也可以獨立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主體
是指實施犯罪行為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自然人或者單位。
第一,關于自然人,刑法規定只有達到一定年齡并且精神正常的人,才能成為犯罪的主體。
第二,關于單位犯罪主體,是指為牟取單位的非法利益,由單位負責人或者經單位集體討論決定,實施了《刑法》明文規定的單位犯罪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其中包括法人單位和非法人單位。《刑法》對單位犯罪基本上實行兩罰制,既處罰單位,比如判處罰金,又處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只有法律有明文規定的,才實行單罰制。
主觀方面
是指《刑法》規定的成立犯罪必須具備的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危害行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態度。包括犯罪的故意、犯罪的過失、犯罪的目的和動機。犯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犯罪的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我國是有未成年保護法的,在這個法律中是有相關規定未成年人殺人之后所需要承擔的責任的,一般情況下在達到了十四周歲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刑事責任能力,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需要找律師咨詢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分立后股東是否能分立
2020-12-17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申請出國結婚需哪些證明材料
2021-01-02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婚內協議書公證費用
2021-02-21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5土地轉讓要什么手續
2020-12-17企業拆遷要求土地置換時應考慮什么因素?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