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后履行抗辯權,相信浮現在大多數人腦海之中的是先履行抗辯權吧。指兩者統稱為順序履行抗辯權。這是合同法上的抗辯權的分類,由于很多朋友不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故而不知道后履行抗辯權法律法規是如何規定的。行使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呢?現在就來一起了解下吧。
一、什么是后履行抗辯權
后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權利。后履行抗辯權屬延期的抗辯權,只是暫時阻止對方當事人請求權的行使,非永久的抗辯權。對方當事人完全履行了合同義務,后履行抗辯權消滅,當事人應當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行使后履行抗辯權致使合同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責任應由對方當事人承擔。
二、后履行抗辯權的發生,需具備以下條件:
1、需基于同一雙務合同
雙方當事人因同一合同互負債務,在履行上存在關聯性,形成對價關系。單務合同無對價關系,不發生后履行抗辯權。如果當事人互負的債務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亦不發生后履行抗辯權。
2、由一方當事人先為履行
在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的履行,多是有先后的。這種履行順序的確立,或依法律規定,或按當事人約定,或按交易習慣。很多法律對雙務合同的履行順序做有規定。當事人在雙務合同中也可以約定履行順序,誰先履行,誰后履行。在法律未有規定、合同未有約定的情況下,雙務合同的履行順序可依交易習慣確立。例如,在飯館用餐,先吃飯后交錢。旅店住宿,先住宿后結帳。乘飛機、火車,先購票,后乘坐。
倘若依照法律規定、合同約定、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誰先履行合同,此時可采用擔保等方法確立誰為履行先。例如,在一項買賣合同,誰也不愿先履行,賣方不愿先交貨,怕買方收貨不交錢。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可以約定由銀行協助雙方履行,買方先將貨款打入銀行,由銀行監管此款,賣方即行發貨,買方驗收后,銀行將款項撥付賣方。合同按此順序履行。
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
具備上述條件,發生后履行抗辯權,即沒有先履行義務但已到履行期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或者部分履行的權利。應當先履行合同的當事人不能行使后履行抗辯權。效力:①行使后履行抗辯權,使后履行一方中止履行自己的債務,延緩但并不消滅對方請求權,也不消滅當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②先履行一方恢復履行,或采取補救措施,變違約為適當履行后,后履行抗辯權消失,后履行一方仍須履行自己的義務。③此權的行使使合同履行遲延的,不影響后履行方向對方主張違約責任。
三、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后履行抗辯權是我國《合同法》所獨創的一種抗辯制度,該抗辯權的名稱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應稱為先履行抗辯權,也有人認為應稱為后履行抗辯權。這一條所設定的抗辯權是為后履行的一方設定的抗辯權,比較而言,將之稱為后履行抗辯權更為合理。
創立后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更加完善了履行抗辯制度。三種抗辯權同時存在:即負先履行義務者有不安抗辯權,負同時履行義務者有同時履行抗辯權,負后履行義務者有后履行抗辯權。
只有在雙務合同之中才會出出現能行使后履行抗辯權的情況。由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看出,后履行抗辯權知識一種暫時性的抗辯權,在對方履行了合同中所規定的義務之后,后履行義務的一方則喪失了行使后履行抗辯權的權利。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物如何確定價格
2021-03-07解約定金如何在合同中約定
2021-03-21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申請破產后法人會被列入黑名單嗎
2021-01-21離婚生父不同意可以改姓嗎
2021-01-03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地役權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14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