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是處于平等對抗地位、有糾紛的雙方向處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訴其糾紛,并請求裁判方解決其糾紛的活動。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并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而又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機關。
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
立案的材料是指啟動立案程序的依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和司法實踐的基本情況,立案的材料來源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的報案、控告、舉報。這是立案材料最主要的來源。這里所說的報案是指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的公民和單位向司法機關報告、揭發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的行為。控告是指遭受犯罪行為侵害的被害人(包括公民和單位)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等,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向司法機關控訴、告發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并要求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的行為。舉報是指公民或單位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以及國家有關政策的人和事,向有關國家機關檢舉、報告的行為。
2.犯罪人的自首。犯罪人的自首,也是立案的材料來源之一。自首是指犯罪分子作案之后,自動投案,如實交代自己的罪行,并接受司法機關的審查和裁判的行為。自動投案,通常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分子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分子尚未受到訊問、未被施以強制措施時而自動投案的。自動投案,一般應是犯罪分子本人直接向公安、檢察或審判機關主動投案。但對于犯罪分子向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犯罪分子因病、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后果,而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或者先以電信投案的,也應視為自動投案。
3.司法機關自行發現的犯罪事實或犯罪材料。這也是司法實踐中常見的一種立案材料的來源。這種立案材料,可能是公安、檢察或者審判機關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的與本案無關的其他犯罪事實或犯罪分子的材料;可能是公安機關在日常的社會治安保衛工作中直接發現的犯罪事實或線索材料,如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線索,走私集團的活動線索,交通肇事等等;也可能是檢察機關在進行其他檢察業務工作,如監所檢察工作中發現的犯罪事實材料。刑事訴訟法第83條規定:"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損害股東利益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2-31中外合資企業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0-11-08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議有效嗎
2020-11-19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16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呢?
2020-12-19夫妻離婚后,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是否還有監護權
2021-01-12沒有戶口本不能領結婚證有哪些招兒
2021-01-17訂婚后退婚財產處置協議怎么寫
2021-03-13申請強制執行是否停止計算利息
2020-12-11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酒后溺亡意外保險賠嗎,哪些情況意外險不賠
2021-01-02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