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暴力成份明顯青少年犯罪中暴力傾向日益明顯是當前青少年犯罪最突出的一個特征。據涂*霞的《第四屆亞洲青少年問題國際研討會綜述》表明,青少年犯罪中暴力型犯罪案件在1991年末僅占總數的7.8%,1995年底猛升到21.95%,1996年更達到36.2%。而從犯罪類型來看,在近十年中,青少年殺人罪犯一直占全部殺人案犯的50%左右,強奸案犯占55%以上,傷害案犯占67%。其中以搶劫案為例,50年代青少年搶劫犯罪占1.25%,80年代時占5.88%,而目前已飆升到25%左右。(8)究其原因,根本上來說是青少年身心發展不平衡造成的。暴力成分主要體現在犯罪的手段上,而能夠作為犯罪手段的根本要素不外乎體力和智力,體力在犯罪
中的外化表現主要就是暴力。青少年在犯罪中之所以傾向于使用暴力,正是因為他們在生理的發展水平上已接近成人,基本上已處于一生當中顛峰狀態,而智力的發育相對于體力來講,相對要落后不少。對于青少年來說,他們的體力比智力有著明顯的優勢,因而體力自然是他們作為犯罪手段的首選。此外,暴力犯罪還有行為模式簡單,耗時少,易操作,突發性強的特點,這與青少年分析、思維水平不成熟,易沖動的心理特點是分不開的。
(2)案情簡單,激情犯罪多。青少年犯罪在事先往往沒有明顯的動機和明確的作案目標,沒有細致周密的謀劃部署,通常只是因為某些偶發事件而突然起意,在直接欲望的支配下發生的犯罪占多數。據有關部門統計,在青少年犯罪中具有突發性質的案件約占57%。從青少年的犯罪中基本上能夠看出其原始動機,如為滿足自己支配欲而發生的傷害、兇殺案件;為滿足占有欲而發生的搶劫、盜竊案件;為滿足性欲而發生的性犯罪等。犯罪動機的產生根源于心理的不平衡,青少年的心理機制不成熟,經濟、社會地位較低,往往不能夠理智控制自己的心理或通過多種正當途徑去滿足自己的欲望,犯罪便成為其實現心理平衡、滿足欲望的途徑。犯罪源于不良的動機,不良的動機根源于不健康的心理,青少年的心理不成熟、不穩定,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3)團伙犯罪現象突出。據某市對30件青少年犯罪案件的調查統計表明,結伙犯罪有21件,占70%,從14歲到17歲,結伙作案比例與年齡增長成反比,其中14歲的少年作案結伙率為100%。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對于青少年而言,由于缺乏足夠的體力、智力、膽量和經驗,單獨作案往往難以成功,結成團伙可以互相壯膽,減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二是青少年渴望被同齡人關注的心理在獨生子女的家庭里,在學習壓力巨大的學校里都無法得以完全的滿足,于是他們不得不轉向社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跨國并購有什么類型
2020-11-24非法集資中業務員如何認定犯罪
2020-11-14專利異議審查范圍有哪些
2021-03-09個人之間借款怎樣辦理房產抵押
2021-01-16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
2020-12-03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家庭財產保險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4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