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脅迫情形下簽署的借條還有效嗎
“脅迫”有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以將要發生的、會造成被脅迫人生命、財產、名譽、自由、信譽的損害進行脅迫;還有一種情形是以直接對被脅迫人或其親友實施不法行為,造成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生命、財產、名譽、自由、信譽的損害進行脅迫。
依據我國《民法總則》規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為此,因被他人脅迫而簽署的借條,法律并沒有使之絕對無效,而是賦予了當事人撤銷的權利。可以在借條出具之日起一年內行使撤銷權,撤銷權行使的結果是該借條無效。受脅迫方在一年期限內沒有行使撤銷權,或者明確表示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該借條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因脅迫所出具的借條損害國家利益的,該借條無效。
二、怎樣才算是受脅迫的證據
《民通意見》第69條規定:“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脅迫行為。”根據這一規定,可將脅迫的構成要件理解為:
第一,行為人具有脅迫的故意。所謂脅迫的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相對人陷入心理上的恐懼而作出違背真實意愿的意思表示,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第二,行為人實施了脅迫行為。脅迫行為不僅包括直接給相對方施加損害,也包括以言語威脅將要給相對方施加損害。
第三,脅迫行為是針對特定的當事人實施的。確定脅迫行為是否構成,應當以特定的受脅迫人而不是一般人在當時的情況下是否感到恐懼為標準來加以判斷。即使一般人不感到恐懼,而受脅迫人感到恐懼,亦可構成脅迫。由于受脅迫時,當事人往往孤身一人,難以提供直接證據證明受脅迫的情況,審判實踐中,可從主張受脅迫方當時是否報警或何時報警、當時有無就醫、其主張的非法證據本身是否有其他疑點等方面進行判斷。
所以,受脅迫寫的借條屬于非法證據,法院是不予認可的,但需要注意,如果主張相對方是以非法手段取證的,就應當提供涉嫌非法取證的人員、時間、地點、方式、內容等證據或證據線索,法院會對相關證據或證據線索進行審查或調查,以此來判斷是否為非法證據,進而作出判決。
雖然借條是一方在受到他人脅迫的情況下簽署的,但是這樣的借條,也不是必然會無效。首先法律中賦予了受脅迫一方撤銷的權利,但要是在規定時間內沒有行使或者,已經明確表示自己放棄的話,則撤銷權消滅,那么該借條還是認定有效。不過,要注意,如果受脅迫簽署的借條損害到了國家、集體利益的,那么該借條直接無效。
如何證明是脅迫下簽下的借條?
被脅迫寫下借條要怎么舉證
法律規定被迫寫下借條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訴訟的訴訟時效怎么確定
2021-01-03在中國黑客犯法嗎
2020-12-25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商標侵權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8股權激勵是一種融資嗎
2020-11-15抽逃注冊資金罪的認定和判刑
2021-01-02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做交通重新傷殘鑒定的要求
2021-01-14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什么是合同解除權
2021-01-13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民法總則中有關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有哪幾種
2020-11-23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