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9月1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規定“借貸雙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事后未達成補充協議,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2、什么是“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最高人民法院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一書進一步解釋,民間借貸是一個雙務合同,出借人的義務是將約定借款金額的貨幣交付給借款人,借款人的義務是按照約定還款期限將約定借款金額及其利息以貨幣形勢交付給出借人,因此民間借貸糾紛中“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可能是出借人所在地,也可能是借款人所在地。結合《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對于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原告所在地、被告所在地法院均有管轄權。這較以前規定由債務人住所地法院管轄作出了較大的改變。
二、所在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怎么辦
換言之,接收貨幣一方是否僅指住所地,是否包括經常居住地?
按照通說理解,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正確、適當地完成合同中規定的雙方因承擔的義務行為,合同的履行地點即為債務人履行債務和債權人接受履行的地方。在借貸合同中,存在兩個不同的履行行為,一是貸款人按約定向借款人支付貸款的履行行為,二是借款人按約定向貸款人償還借款的履行行為。而這兩個不同的履行行為存在兩個不同的“接受貨幣一方”,支付貸款時,接受貨幣一方為借款人,而償還借款時,接受貨幣一方為貸款人。
從《民訴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和第二十二規定,“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可知,根據一般的管轄原則,無論是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還是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當住所地和經常居住地不一致時,均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實踐中,因為借款而產生糾紛的情況也是蠻多的,此時解決這類糾紛比較好的方式就是訴訟,但對于當事人而言就要先了解清楚,自己應該去哪里起訴。畢竟不同的法院可能對借款糾紛案件的管轄權不同,如果起訴的法院并不具有管轄權,自然也就無法受理案件。
民間借貸借條的有效期是多久?
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民間借貸中只有借條能否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702201510176609
山東煒弈律師事務所
簡介:
山大法律系本科畢業,律師執業六年,擅長民事糾紛的處理,處理過多起民事糾紛案件,獲得委托人好評。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哪些情況允許單方解除合同
2021-01-27抵押合同能否約定清償順序
2020-12-30無證醉酒駕駛怎么處罰
2021-02-18清算組負責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31未婚同居多久算事實婚姻
2021-03-10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崗位編制取消員工,調崗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1-01-30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