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審查合同主體
對簽訂合同主體的審查是合同審查工作的第一步,主要是對于合同主體的資質范圍、信用、財產狀況、履約能力、有無不良記錄等進行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以便對于簽訂合同的整體風險有一個大體的把控。如果合同相對方是企業,可利用全國企業信息公示系統、法院執行網等網站進行查詢了解。
2.合同表面要件審查
對合同主體進行審查后,需要進一步的審查合同的表面要件。具體來講,是要看構成合同的各項要件是否齊備。一般來講,合同主要由簽約主體基本情況、合同目的、權利義務、責任構成、付款條件及方式、結算條款、違約責任、爭議解決方式、生效條件、簽署等要件構成。另外,根據合同類型的不同可能有所區分。
3.審查各方權利義務和責任分配
審查完合同的表面構成要件后,需要逐一對合同的各構成要件中的條款進行詳細審查。合同中約定的各方權利義務和責任分配是審查合同條款的一大項,合同各方的權利義務應保證公平合理,并且要在考慮合同相對人的接受程度的前提下盡量做到控制風險,保證己方利益。
4.付款條件和結算方式
合同中約定的付款條件和結算方式是合同履行過程中控制履約風險的重要條款。以建筑施工合同為例,建設單位如何根據工程進度付款、施工方在工程驗收后應于多長時間內提交結算書、建設單位收到結算書后多久回復以及完成結算等,都需要合同簽約主體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方能保證各方當事人利益的及時實現。
5.違約責任的審查
如果希望在一方當事人違約時追究其違約責任,那么就必須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不能只籠統的約定"一方當事人違約時,應承擔違約責任"或者"如一方違約,應支付違約金",這種情況下即使一方違約,法院也無法判決支持你的主張。因此,應該在違約責任中明確承擔責任的具體方式,比如需要承擔違約金的具體數額或者違約金的計算方式(如"若一方遲延支付租金,應承擔每日萬分之五的違約金直至實際支付之日")。
6.合理確定爭議解決方式
合同履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意見不能統一引起糾紛的局面,為防意外,合理的約定爭議解決方式很有必要。比如如果爭議標的額有限,并且爭議急需解決,雙方可以通過約定仲裁條款或者補充仲裁協議,通過仲裁解決,因為在商事仲裁中一裁終局,效率較高。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合同中同時約定訴訟和仲裁的方式,這樣會使仲裁條款失去效力。另外,約定管轄法院時盡量有利于己方,以減少訴累。
7.合同進行過程中變更時的審查
合同經各方確認發生效力后,還需要再次對合同內容進行微調,對一些不規范的詞句進行整理修改。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如果需要變更合同內容,還要隨時對合同進行審查,把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胎兒死亡怎么賠償
2021-03-25征地補償費的構成是怎樣的
2021-01-05批捕后可以見家屬嗎
2021-03-19老年人無房居住如何處理
2021-03-15給他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益嗎
2020-12-02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2-13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怎么執行
2020-12-01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入贅者對岳父母是否有贍養義務
2020-12-13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