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判決書
原公訴機關xx市xx區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齊×,女,xx歲(19xx年x月x日出生)。因涉嫌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于2013年3月2日被羈押,同年4月3日被取保候審。經xx市xx區人民法院決定,于2014年6月9日被逮捕。現羈押在xx市xx區看守所。
辯護人段xx,xx市百瑞律師事務所律師。
xx市xx區人民法院審理xx市xx區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齊×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一案,于2014年6月9日作出(2014)海刑初字第1301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齊×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xx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指派檢察員任xx出庭執行職務,上訴人齊×及其辯護人段xx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xx市xx區人民法院判決認定:2012年12月底,被告人齊×在本市xx區新起點家園4號樓2102房間內,通過網絡向他人購買公民個人信息52
564條,用于開展公司業務。2013年3月2日,被告人齊美玲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罪行。
上述事實,有經一審法院舉證質證的被告人齊×的供述,證人丁×1、孫×、丁×2的證言,到案經過,扣押決定書,扣押清單,登記保存清單,扣押筆錄,辦案說明,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搜查筆錄、現場勘驗檢查工作記錄,光盤等證據予以證實。
根據以上事實和證據,xx市xx區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齊×非法獲取大量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應予懲處。鑒于被告人齊×到案后如實供述犯罪事實,認罪態度較好,依法對其從輕處罰。據此,xx市xx區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齊×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罰金人民幣三千元。
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罪相關法律知識:
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怎樣處罰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因刑法修正案九出臺,已經被取消,刑法修正案九規定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1、非法獲取出售50條“敏感信息”即可入罪。
根據刑法規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入罪要件為“情節嚴重”。對于這里的“情節嚴重”,本次出臺的司法解釋明確了違法所得5000元以上等十項認定標準。
根據不同類型公民個人信息的重要程度,司法解釋設置了不同的數量標準。對于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征信信息、財產信息,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50條“敏感信息”以上即算“情節嚴重”;對于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信息,標準則是500條以上;對于其他公民個人信息,標準為5000條以上。
2、降低內部人員入罪門檻
“目前,對于公民個人信息泄露造成最大危害的,主要是銀行、教育、工商、電信、快遞、證券、電商等行業的內部人員泄露數據。”公安部網絡技術研發中心主任許劍卓說。本次出臺的司法解釋規定,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數量或者數額達到司法解釋規定的相關標準一半以上的,即可認定為刑法規定的“情節嚴重”,構成犯罪。
3、非法購買個人信息搞推銷獲利五萬元以上將入罪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顏茂昆說,從實踐來看,非法購買、收受公民個人信息,從事廣告推銷等活動的情形較為普遍。為貫徹體現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本次出臺的司法解釋對這種情形設置了入罪標準。根據司法解釋規定,為合法經營活動而非法購買、收受敏感信息以外的公民個人信息,具有利用非法購買、收受的公民個人信息獲利五萬元以上等情形的,應當認定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
4、罰金最高可達違法所得5倍
司法解釋明確,對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應當綜合考慮犯罪的危害程度、犯罪的違法所得數額以及被告人的前科情況、認罪悔罪態度等,依法判處罰金。罰金數額一般在違法所得的1倍以上5倍以下。顏茂昆說,行為人實施該類犯罪主要是為了牟取非法利益。因此,有必要加大財產刑的適用力度,讓行為人在經濟上得不償失,進而剝奪其再次實施此類犯罪的經濟能力。
5、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二、如何界定“公民個人信息”范圍
這次發布的司法解釋明確規定:刑法相關規定中的“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規定,向特定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通過信息網絡或者其他途徑發布公民個人信息的,應當認定為刑法規定的“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將合法收集的公民個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也屬于“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但是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我國相關法律來看,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處罰還是比較嚴重的,一般情況下如果數量達到50條就可能涉及到犯罪,情節較輕則會拘留或者處以罰金;如果情節嚴重,則會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話會被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還會并處罰金。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罪判決書的相關知識的具體介紹,我們知道對于非法獲取他人信息的行為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信息保護權,所以大家如果對于這方面還有其他相關的問題,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顧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通過公司章程限制股權轉讓
2021-01-19雇傭工人受傷沒有合同老板不承認怎么辦
2021-02-23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商標還在公示期可以轉讓嗎
2020-12-13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怎么在315網上投訴
2021-02-11房產交易需要土地證嗎
2021-02-20購房解約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3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市場運作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1-16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1-04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上班路上被人撞傷住院,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