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立案偵查是否影響已經生效民事判決書的執行
“先刑后民”的原則并非適用于所有刑民交叉的案件,應當視具體情況而定:同一法律事實既涉及民事糾紛又涉嫌刑事犯罪的,若民事案件在刑事立案后尚未審理終結,應當中止審理,等待刑事案件的處理結果;若民事案件在刑事立案前已經作出生效判決,則該判決的執行程序應當正常進行。如果刑事案件最終認定行為人構成犯罪的,受害人可通過審判監督程序撤銷已生效的民事判決以獲得救濟。
“先刑后民”,是指在民事訴訟活動中,發現涉嫌刑事犯罪時,在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下,由偵查機關對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實查清后,法院先對刑事犯罪進行審理判決,再由有管轄權的法院就涉及的民事案件進行審理判決。“先刑后民”是我國處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交叉案件的一個重要司法原則,但具體如何適用該原則,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理論和實務中,被廣泛引用作為“先刑后民”原則的法律依據是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36條,該條第3款規定: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中止訴訟;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最高法院1998年制定的《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進一步闡明了法院在審理涉嫌經濟犯罪的經濟糾紛案件時,應如何適用這一原則。
該《規定》第1條規定:“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因不同的法律事實,分別涉及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嫌疑的,經濟糾紛案件和經濟犯罪嫌疑案件應當分開審理。”第10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發現與本案有牽連,但與本案不是同一法律關系的經濟犯罪嫌疑線索、材料,應將犯罪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經濟糾紛案件繼續審理。”
第11條規定:“人民法院作為經濟糾紛受理的案件,經審理認為不屬于經濟糾紛案件而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第12條規定:“人民法院已立案、審理的經濟糾紛案件,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認為有經濟犯罪嫌疑,并說明理由附有關材料函告受理該案的人民法院的,有關人民法院應當認真審查。經過審查,認為確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并書面告知當事人,退還案件受理費。”
按照上述規定,適用“先刑后民”原則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法律事實相同,即民事法律行為與刑事犯罪行為基于同一事實。二是法律關系相同,即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涉及同一法律關系。三是民事案件未審理終結。通過以上分析,可見本案不具備適用“先刑后民”原則的有關條件,因作為執行依據的民事判決已在刑事偵查立案前作出并生效。
對于刑事立案前民事案件已經審理終結這種情況,目前尚無明確的法律或司法解釋作出規定,可供參照的是公安部于2006年6月施行的《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若干規定》。該《規定》第11條規定:“公安機關發現經濟犯罪嫌疑,與人民法院已受理或作出生效判決、裁定的民事案件系同一法律事實的,應當說明理由并附有關材料復印件,函告受理或作出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同時,通報相關的人民檢察院。”
第12條規定:“需要立案偵查的案件與人民法院受理或作出生效判決、裁定的民事案件,屬于同一法律事實,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一)人民法院決定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或者撤銷該判決、裁定的;(二)人民檢察院依法通知公安機關立案的。”第13條規定:“需要立案偵查的案件與人民法院受理或作出生效判決、裁定的民事案件,如果不屬同一法律事實,公安機關可以直接立案偵查,但不得以刑事立案為由要求人民法院裁定駁回起訴、中止審理或撤銷判決、裁定。”
結合上述規定的內在邏輯關系,可做以下理解:一是如果需要立案偵查的案件與法院作出生效判決、裁定的民事案件屬于同一法律事實,經公安機關函告作出判決、裁定的法院或通報相關檢察院,法院撤銷該判決、裁定或檢察院依法通知公安機關立案的,公安機關方可立案偵查。二是如果需要立案偵查的案件與法院作出生效判決、裁定的民事案件不屬于同一法律事實,公安機關可以直接立案偵查,但不得以刑事立案為由要求法院撤銷該判決、裁定。可見,無論需要立案偵查的案件與法院作出生效判決、裁定的民事案件是否屬于同一法律事實,在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裁定未被依法撤銷前,當事人不得以刑事立案為由要求法院中止對該判決、裁定的執行。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刑事立案偵查不影響生效民事判決的執行,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以后,是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進行強制措施的。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達鴻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廣州律師協會會員,現任廣東安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事法律工作近十年,具有豐富的訴訟和非訴的經驗。擅長處理勞動爭議、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公司股權并購及各類刑事案件。自執業以來,承辦過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合同、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同時兼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經辦的刑事案件中,有多人被取保候審或被宣告緩刑;在經濟合同事務以及債權債務方面,從事法律成功的為當事人追回多催不還的欠款以及貨款;在勞動工傷方面,為勞動者追回拖欠的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賠償金,工傷事故方面,抓住關鍵點,成功為當事人申請認定為工傷,實現勞動者的權益最大化。
只有份合同法律生效嗎
2020-11-24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判決書下來后還錢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6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移送管轄案件能否不予受理
2020-12-17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2021-01-26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車沒保險被追尾了怎么賠償
2020-12-31保險受益權的轉讓
2020-11-27私人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包括哪些條款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