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溫江區律師 屏山縣律師 化州市律師 龍華區律師 武寧縣律師 會理縣律師 荔城區律師
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常見的民事賠償案例總離不開醫療事故賠償糾紛。根據我國相關的法律規定,醫療事故發生后,醫療單位須及時配合調查,積極主動處理,對于有矛盾、有爭議的醫療事故,受害人及其家屬可以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對鑒定結果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起訴要求賠償。那么,上海醫療事故鑒定程序是怎樣的呢?下面就由律霸網站來為您詳細作答!
發生醫療糾紛后,申請醫療事故鑒定首先要封存病歷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可以到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或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申請報告一式3份,或醫患雙方共同向市醫學會提出書面申請。
具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程序如下:
1、醫療糾紛發生后,若要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首先必須去封存病歷。封存病歷必須醫患雙方在場,封存的病歷可以是復印件,封存后由醫療機構保管。封存前患方可以要求復印客觀病歷。
2、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不良后果,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現場實物由醫療機構保管。需要檢驗的應當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48小時內進行尸檢,尸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并簽字。
3、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途徑有三個:到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或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申請報告一式3份);或醫患雙方共同向市醫學會提出書面申請。人民法院和衛生行政部門認為需要鑒定的,委托市醫學會組織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4、市醫學會審核材料后作出受理鑒定的通知,并通知醫患雙方提供鑒定需要用有關材料;通知交納鑒定費2500元;通知醫患雙方隨機抽取鑒定專家組成員;安排時間后寄材料給鑒定專家組成員并通知專家、醫患雙方參加鑒定會。
5、鑒定會后鑒定書寄給委托單位、委托人。任何一方當事人對首次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原受理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或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省醫學會組織再次鑒定。
司法界認為,法院不應把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作為唯一證據。因為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證據必須坦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根據。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也必須經過法院的查證屬實才能采信。從公開、公正和保護病員的角度,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應具有當然證據效力,病員如對鑒定結論有異議,人民法院應當向其他僉鑒定機構或組織有關專家另行鑒定。而且,是否構成醫療事故,不應作為賠償的要件。《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的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是說,醫院只要在醫護中有過錯,不管是否構成醫療事故,均應承擔賠償責任。
因醫療事故對病人千萬損害的賠償范圍,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損害賠償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十三條規定“因醫療事故等造成人身損害賠償的案件,賠償數額應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參照安徽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進行賠償。根據該規定,醫療單位因醫療事故造成病人損害的,應賠償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被撫養人生活費、交通費和住宿費,造成受害人死亡的,還應賠償喪葬費、死亡襝費。另外,人民法院的賠償判決中還有一項精神損失費。精神損害賠償是近年來司法界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是批量行為人侵害他人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或者侵害他人生命權、身體健康權給受害人帶來精神痛苦的,應當賠償受害人的精神損害。對侵害公民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權利的行為,省教委有明確規定。對侵害公民生命、身體、健康造成的精神損害應否賠償,我國法律雖沒有明文規定,但已為司法界普遍認可和廣泛接受。因為現代社會中,人們不再滿足于省教委單純對財產權和外部人身的保護,而更關注于自身人格尊嚴的完整和內心世界的安寧,對精神損害進行賠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由于精神損害結果的主觀性、抽象性和無形性,賠償的具體賠償難以統一,各地作法也不一致。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受害人千萬精神損害后果、侵權人的認錯態度、雙方的經濟能力和當地的經濟狀況等確定具體賠償數額。
由上述內容可知,發生醫療事故糾紛后,上海醫療事故鑒定程序是上海市醫療糾紛患者申請醫療事故鑒定首要的、必不可少的一環,當然,切不可過分迷信醫療事故鑒定報告,因為該報告并非直接解決醫療事故糾紛的唯一重要證據,其可信性仍需要經過法庭的查證屬實才可被采納為真正有效的證據,也才能被用作醫療事故受害人及其家屬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有力法律武器。
怎樣提起醫療事故鑒定,醫療鑒定的步驟有哪些?
對醫療鑒定結論不服怎么辦?可以起訴嗎?
上海醫療事故鑒定費用標準是怎樣的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暴多次可以離婚嗎
2021-03-10董監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
2021-02-01離婚可以用電話調解嗎
2020-12-31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3-03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1-01-12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外出旅游買什么保險好?
2020-11-27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怎么操作
2020-12-29以個人名義簽訂承包合同屬于家庭財產嗎
2020-12-31掛靠經營和內部承包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