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王某是一位從事建筑行業的包工頭,無建筑資質。2001年3月其從勞務市場上招聘了張某,分配張某從事電工工作。2004年10月,張某在建房工地上被房頂上墜下的鋼架砸中,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事后,張某的妻子谷某與王某協商賠償事宜,因協商未果,谷某一紙訴狀將王某告上法庭,要求王某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二個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費等354800元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
對于上述訴訟請求中谷某能否向王某同時主張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谷某不能向王某同時主張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因為死亡賠償金等于精神損害撫慰金。理由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的規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明確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因此,死亡賠償金等于精神損害撫慰金,如果王某支付了死亡賠償金,谷某就無權再要求王某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二種觀點認為:谷某能向王某同時主張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因這死亡賠償金不是精神損害撫慰金。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中規定如果致人死亡的,死亡賠償金為精神損害撫慰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也指明了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對財產損失與精神損害賠償是分別用第十七條和第十八條進行的規定,同時在第三十六條也明確規定:“本解釋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本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確。”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是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的,其第九條的規定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不一致,因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死亡賠償金不等于精神損害撫慰金。就本案而言,谷某不僅有權要求王某支付死亡賠償金,而且有權要求王某對其因丈夫死亡而遭受的精神損失給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申請工傷認定程序
2021-01-04浮動抵押是什么?浮動抵押與常見抵押有什么不同
2020-12-08最新承諾書怎么寫
2020-12-30商標字型相似是否構成侵權商標罪
2021-03-19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9車禍事故賠償協議
2021-02-14減刑和假釋的最新規定
2020-12-25被正式批捕就一定會判刑嗎
2020-12-26如何通過支付令追債
2021-02-03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