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和保護隱私靠法律,也要靠文化。同時不能缺少對民眾權利意識的啟蒙,對捍衛法律權利的搖旗吶喊。對此,傳-媒應理所當然地踐行社會責任。
隱私權是自然人依法享有拒絕、排斥任何未經法定程序批準的監視、窺探和防止個人私生活秘密、個人信息被披露的權利。獲取他人數據、信息應當使用法律所不禁止的正當手段。制度語境里的隱私和文明是分不開的,隱私作為一項權利更是與文明社會相伴相生。在蠻荒的原始社會,隱私沒有任何立足空間。隱私被尊重的程度如何,可以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低,尊重隱私成為區分文明社會與野蠻社會的界標。尊重個人自由和隱私權是文明社會的必要的道德原則。社會越是文明,人們越是對隱私權尊重,法律越是對隱私權提供周備的保護。
隱私作為一項權利,源于民主社會中的法律規定,但隱私應受尊重內里的要求卻首先是從社會文化和道德倫理方面開始的,也與人的自然權利不可分割。我們常說法律是道德的底線,而營造尊重隱私的氛圍依靠社會所倡導的主流文化來完成的確是千真萬確的。只有全社會中的每個人都具有尊重他人隱私的自覺意識和習慣,這個社會才真正稱得上是文明社會。法律對隱私權的保護無疑是重要的,但在許多情況下法律保護的效果并不好。這是因為法律的威權功能往往表現在事后補救和事后警示,懲罰說到底只是一種對既成事實的法律評價和處理方式,本質上于事無補。而且宣告性的法律權利必須通過司法正當程序才能最后實現,爭議法律事實的確認必須有相應的證據作依托。事實上,尊重隱私與傳統文化不可分,可以說尊重隱私本身就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通過法律來促進權利體系建立的關鍵不是求取權利的形式和權利的多樣種類,而是催生內在的法律精神。這種法律精神意味著文化建設、傳播與生長至關重要。
傳-媒是權利啟蒙的先驅和主導,在啟蒙的過程中不能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目前,我們俯拾即是:今天你可看到媒體在啟蒙民眾要尊重隱私權,在大聲疾呼與抨擊侵權的事情。而明天卻看到它也在干著侵權的事情。這令人反思:我們這個社會和所處的時代,有沒有可以遵循的一以貫之的尊重隱私的文化理念?新聞傳-媒所倡導的東西背后有沒有現代法制理念作支撐?誠然,這不能完全怪罪傳-媒而主要應歸責大的文化環境,畢竟,傳-媒本身也需要現代民主和法制意識的啟蒙。
啟蒙變得如此重要,不僅是因為我們的社會文化和傳統習慣中缺少一些基本的民主基因,還因為掃盲的普及是行使民主權利的條件之一,語言普及的差異性和語言的多樣化依然是中華民族民主啟蒙的一個障礙因素。社會文化和倫理制度中缺乏尊重他人隱私的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傳統中缺乏政治文化中以人權、自由、民主為主導的“人權原教旨主義”。長期的群體和集權式文化與政治傳統,導致中國社會的權利意識包括“隱私意識”薄弱,甚至很多人時常無意識的言語與行為都會觸及別人的隱私問題。
法律保護隱私的權利與社會文化主導的尊重隱私習慣一脈相承時,法治的目標便很容易實現。因為文化對民族的影響力遠比法律制度更持久、綿長和頑強。變動不居的大千世界何以時刻保持有序運轉性和慣常地前進性?這其實皆緣由社會文化因素所決定。民族文化形成巨大的慣性,成為社會演進的動力源。文化成為支配龐大社會體系規則運行的基礎性要素。既有形又無形的文化和倫理主導和左右著社會對個人隱私權的態度。
面臨開放的世界和開放的時代,意識形態占據優勢的外來文化和倫理中的思想觀念,正悄然地影響著中國民主和法制改革事宜。國人漸漸認識到權利對人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何其重要。尊重和保護隱私靠法律,也要靠文化。同時不能缺少對民眾權利意識的啟蒙,對捍衛法律權利的搖旗吶喊。對此,傳-媒應理所當然地踐行社會公器之道德及責任。
北京市檢察院·王*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廠里受傷骨折工傷工資怎么算
2020-11-27征地沒有安置補助費合法嗎
2021-01-19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內容包括什么
2020-11-17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罰款力度是怎樣的
2021-02-27盜用場地圖片侵犯什么權
2021-01-08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交通事故同等責任怎么賠償
2021-02-02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上海城鎮保險包含哪幾種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