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如何認定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中“造成嚴重后果”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8 · 894人看過

如何認定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中“造成嚴重后果”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編造爆炸威脅、生物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造成嚴重后果”,是指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且造成人員傷亡或者公司財產重大損失等情形。具體而言,行為人編造虛假恐怖信息有以下情形的,可以認定為造成嚴重后果:

嚴重擾亂社會秩序,造成人員重大傷亡的,如在人群聚集的公眾場所編造虛假恐怖信息,引起秩序大亂,導致人群相互擁擠、踐踏而造成人員重大傷亡的。對于人員傷亡程度的把握,司法實踐中對將造成重傷、死亡的情形認定為“造成嚴重后果”沒有爭議,但對造成輕傷能否認定為“造成嚴重后果”存在爭議。對法條的解釋要考慮本罪與他罪的關系,確保罰當其罪,量刑均衡。以放火罪為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放火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放火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可見故意放火致人輕傷在放火罪中不屬于“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根據刑法罪責刑相當以及法律適用平衡的原則,編造虛假恐怖信息造成輕傷也不應認定為“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當然,編造虛假恐怖信息造成多人輕傷的,可以考慮認定為“造成嚴重后果”。

嚴重擾亂社會秩序,造成公司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對于公私財產重大損失的數額標注的設定,應當體現刑法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目前,刑法及司法解釋關于公私財產重大損失認定的標準規定不盡一致,但從最高檢、公安部2008年6月25日聯合發布的《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分析,對危害公共安全的具體犯罪,大多將刑法條文中規定的“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界定為“造成公私財產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如放火罪、大型群眾性活動重大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等。雖然這些犯罪類型不同,適用的刑罰幅度亦有所區別,但從刑法條文將“致人重傷、死亡”與“適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并列作為同檔量刑情節分析,兩者所體現的社會危害性應當相當。而且,雖然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屬于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犯罪,從手段上講一般不可能對生命安全和財產造成實際危害,但往往導致社會公眾恐慌、公共秩序混亂,使國家、社會、個人為防止恐怖行為而付出極大的物質和精神代價,其中物質代價就包括不特定多少人的生命健康、財產遭受的損失。從這一角度講,此類犯罪的危害性與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相當。故在認定編造虛假恐怖信心是否造成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時,可參照相關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對部分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設定的數額標準五十萬元進行考量。此外需要強調的是,司法機關一般會對被害人提出的財產損失清單及數額逐一進行審查確認,必要時還會通過價值評估等鑒定程序,盡可能查實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造成的具體損失數額。在財產損失價值查證不清的情況下,應當堅持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則,從輕判處。

引起嚴重社會恐慌,造成一定區域的社會正常秩序受到嚴重破壞等重大社會影響的。如導致一定區域范圍的居民為躲避恐怖危害而舉家遷移或者采取其他極端措施,或者導致高考、奧運會等重大活動取消、延期或改變地點進行等。這里的嚴重社會恐慌是被告人犯罪行為本身給社會公眾造成的大面積心理恐慌,如果犯罪對象特定、影響范圍有限,僅僅是因為新聞、網絡等媒體夸大報道引起大面積公眾恐慌的,不能認定為造成嚴重后果。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如何認定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中造成嚴重后果”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陳秋林

陳秋林

執業證號:

13502201910109865

福建秦劍律師事務所

簡介:

本人陳秋林,男,45歲,中共黨員,廈門大學本科畢業,有多年企業法務從業經驗。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陳秋林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