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人:劉xx,男,漢族,生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住址:沙坪壩區民xx283號,聯系人:________,電話:________________
申請人:劉xx,女,漢族,生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住址:沙坪壩區xxx38號附5號,聯系人:________,電話:________________
請求事項:
將渝北區xx鎮xx村4社劉xx昆(坤)于被拆住房按《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及相關規定對兩申請人補償安置或者對兩申請人進行30平方米住房安置。
事實和理由:
兩申請人是渝北區xx鎮xx村4社劉xx昆(坤)通過《遺贈贍養協議》指定的合法繼承人。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劉xx坤所在渝北區xx鎮xx村4社、5社30.9398公頃土地被渝北區人民政府以渝北府地公[]字第8號《征用土地公告》征用,用于渝北區實施城市規劃項目建設用地。劉xx昆(坤)承包的集體土地及其住房屬于該次被征地范圍。劉xx昆(坤)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與代表貴局的重慶市渝北區民營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征地“農轉非”人員養老保險安置協議》辦理了“農轉非”養老安置手續,享受征地補償的人員安置。但貴局卻一直不予落實對劉xx坤的住房安置,劉xx昆(坤)在等待住房安置期間于200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因征地造成的廢墟惡劣地面導致摔倒去世。________年____月1____日,渝北區人民政府再次以渝北府征公告[]字第17號《征收土地公告》征收了包括劉xx昆(坤)所在渝北區xxxx街道xx村4社剩余全部土地。并于200________年在兩申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對劉xx昆(坤)的住房予以拆遷。兩申請人在得知房屋被拆遷后,曾找貴局落實住房安置問題,貴局卻以需要研究才能答復東推西拖!至今仍未落實對申請人的住房補償安置。
申請人認為,________年土地被征收后,貴局以房屋沒有被拆遷為由不對劉xx昆(坤)進行住房安置,在________年拆遷房屋時又以劉xx昆(坤)已經死亡不需安置為由不予安置是錯誤的。理由如下,劉xx昆(坤)住房所在地屬于________年征地范圍,我國征地補償法律政策對是否屬于享受補償人員的界線均以征地公告發布之日為分界線,據此,劉xx昆(坤)應屬于________年征地享受住房安置的人員,應該在征地時即予以住房安置,貴局應在土地征收批準文件的兩年有效期內用地或予以落實相關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而不能以房屋未被拆遷而不安置,否則,就會導致批準征收劉xx昆(坤)住房所在土地的征用文件在兩年后自動失效,貴局就不能在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后拆遷劉xx昆(坤)的住房,因此,貴局于________年再去拆遷劉xx昆(坤)住房的行為于法無據,侵害了兩申請人對該房屋的合法繼承權。
另劉xx昆(坤)房屋所在土地于________年就被征用而納入城市規劃項目建設地,在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批準征收該土地的文件失效后,該房屋在________年被拆遷時其已經屬于城市規劃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規定,就應該按照城市規劃項目建設用地對房屋按《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及相關規定予以補償安置。
從前述兩個方面也可以說明,如果征地補償實施部門因不予用地而不在兩年內或者以房屋未被拆遷不屬住房安置對象不在兩年內落實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就會導致批準征用該土地的文件自動失效。所以,《重慶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二)項中關于房屋未被拆遷的人員不屬于住房安置對象的規定不具有完全合法性,只能在征地批準文件的兩年有效期內適用才是正確的,否則,一旦超過兩年,就屬于沒有在兩年內落實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而與國家的相關上位法及政策規定相悖而違法。
所以,申請人認為貴局不予以落實安置的行為違法,特請求貴局按申請人請求予以住房安置!
盼予以書面答復!
此致重慶市渝北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
申請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入股協議書
2020-06-19商品房租賃合同
2020-06-22貨 物 運 輸 合 同
2020-06-22二手車買賣合同簽訂注意事項
2020-06-22頂層鋼結構合同書
2020-06-23藥品委托加工合同
2020-06-23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2020-06-24掛名股東協議書1
2020-06-24合 伙 經 營 協 議 書
2020-06-28合伙投資協議書
2020-06-28委托銷售合同(合作協議新)
2020-06-29公司管理顧問聘用合同
2020-06-29建筑安裝工程分包 合同(1)
2020-06-29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合同
2020-06-29水電工程建設監理合同
2020-06-29廣告發布委托合同(1)
2020-06-29勞動合同書 (鄉鎮企業使用)
2020-06-29商品房購銷合同
2020-06-30上海市家庭居室裝飾裝修施工合同
2020-06-30技術轉讓合同(1)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