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的債權不能與未到位的出資抵銷
——與韓傳華律師商榷
作者:蔡 暉 王文光發布時間:2007-09-27 09:16:23
貴報今年7月11日第6版刊登了韓傳華律師的《注冊資本未到位債務可否抵銷》一文(以下簡稱《韓文》)。文章認為,債權人因注冊資本未到位而對債務人負有的債務可以與債權抵銷,即出資人的破產債權與未履行的出資額可以相互抵銷。其主要理由為:1.破產法第四十條規定的“債權人在破產申請受理前對債務人負有的債務”,從字面上看包括債權人因注冊資本未到位而對債務人負有的債務,而且該條除外情形規定不包括債權人因注冊資本未到位而對債務人負有的債務,故主張債權人因注冊資本未到位而對債務人負有的債務不可抵銷沒有法律依據。2.從公司工商登記和公司財務制度的角度來說,由于公司股東事實上可以將其對公司的債權調整為對公司的注冊資本并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確認,債權可以轉為注冊資本,則債權與注冊資本未到位債務應當可以抵銷。筆者認為,該觀點有值得商榷之處。
一、我國實行企業法人注冊資本的嚴格責任制度,不允許股東瑕疵出資,這一屬性決定了股東對企業的債權不能與未到位的出資抵銷。
注冊資本是企業法人設立的最基本要件之一,也是企業法人用于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財產,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虛假出資和抽逃出資行為。民法通則第三十七條規定:“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公司法第三條規定:“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雖然現行公司法改變了原公司法要求注冊資本一次性繳足的做法,允許股東、發起人可在一定期限內分期出資,但對股東、發起人虛假出資、未按期繳足出資的行為,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第二百條、第二百零一條連續三個條文規定了十分嚴厲的制裁措施。此外,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條、第一百五十九條對公司發起人、股東違反法律規定虛報注冊資本、虛假出資、抽逃出資數額巨大、后果嚴重或其余嚴重情節等情形,也規定了比較嚴厲的刑罰措施。同時,工商管理部門也制定了注冊資本的相關管理規定,嚴格控制和打擊各種虛報注冊資本、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的行為。上述規定的一個鮮明特征就是突出了企業法人注冊資本的嚴格責任制度。
注冊資本是企業法人的財產基礎,也是企業法人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基礎。股東真實出資是企業誠信經營和維護市場秩序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在法律上保證企業法人注冊資本的真實性和到位率,才能有效維護市場交易的安全,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同時,對于企業自身來說,這也是提高競爭能力和償債水平、減少其被市場淘汰風險的有效保證。如果按《韓文》的意見,允許企業股東以其對企業的債權與未到位的出資抵銷,那么上面列舉的民法通則、公司法、刑法的那些有關注冊資本的嚴格責任制度的規定,便統統變得毫無意義。
二、股權與債權是性質完全不同的財產權,股東對企業的出資義務不是對企業的負債,因此,股東對企業的債權不能與未到位的出資抵銷。
民法常識告訴我們,債具有對價性和可請求性。無論是合同之債、侵權之債、不當得利之債還是無因管理之債,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價值交換或者一定的利益被減損或者一定的利益被不當占有或者一定的勞動付出等原因之上的。因此,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債務應當清償。”由于債的對價性或可請求性,因此,在互負債務的雙方當事人之間可以進行債的抵銷。這是合同法第九十九條、第一百條,破產法第四十條關于債的抵銷條款的立法理論依據。
但是股東對企業的出資不是對企業負債,因為債是要償還的,而出資是不能償還的。股東對企業的出資所依據的理論及法律并不是債法理論及合同法、侵權行為法等,而是公司法等企業法。股東出資所謀求的利益是資本所帶來的利潤,而不是由企業清償其出資,并且法律也禁止股東從企業抽回出資。《韓文》把股東的出資當作對企業的負債來認定,從而推論出股東的債權可以與未到位的出資抵銷,其立論的基礎存在問題。
三、破產法強制規定了出資人應履行破產時尚未履行的出資義務,實質上否定了出資人的破產債權與未履行的出資額相互抵銷的可能。
破產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債務人的出資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管理人應當要求該出資人繳納所認繳的出資,而不受出資期限的限制。”從該條規定不難看出,出資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既包括出資期限屆滿而出資人未履行出資義務的情形,也包括根據公司章程或公司法等法律規定,允許出資人延后支付且未至出資期限而未履行出資義務的情形。不管出現哪一種情形,只要出現法院受理債務破產案件及出資人未履行完出資義務的情形,不管出資人履行出資義務的期限是否屆滿,管理人都有權依照該條規定要求出資人立即履行完應履行而未履行的出資義務,出資人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該條規定實際上已經否定了出資人的破產債權與未履行的出資額進行抵銷的可能。《韓文》在混淆出資義務與債務、改變出資屬性的基礎上,以破產法第四十條的規定為根據分析得出“債權人因注冊資本未到位而對債務人負有的債務可以抵銷”的結論,其推理的大前提發生了錯誤。
四、對出資人的破產債權與未履行的出資額能否相互抵銷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已有明確指導意見。
出資人對企業的債權能否與其未到位的出資抵銷,對出資人的利益及債權人的利益有很大的不同。《韓文》已經分析到:“債權人的注冊資本未到位債務可以抵銷,將減少債權人的損失,但降低破產債權的清償比例,不利于其他債權人的分配利益;債權人的注冊資本未到位債務不可以抵銷,將增加債權人的損失,但提高破產債權的清償比例,有利于其他債權人的分配利益。”不過《韓文》仍然主張“債權人因注冊資本未到位而對債務人負有的債務可以抵銷”,其客觀結果是不惜犧牲其他債權人的利益以保護出資人的利益。
但是,出資人的出資是對所有債權人負責的,而不僅僅是對所投資的企業負責。如果允許出資人將對企業的債權與其未到位的出資抵銷,這對其他債權人是不公平的。因此,最高人民法院于1995年4月10日在給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關于破產債權能否與未到位的注冊資金抵銷問題的復函》(1995年4月10日法函〔1995〕32號)中明確指出,為了保護其他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出資人所享有的破產債權不能與未到位的注冊資本相抵銷。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在從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十六條又規定:“債務人的開辦人注冊資金投入不足的,應當由該開辦人予以補足,補足部分屬于破產財產。”這個司法解釋實際上重申了法函〔1995〕32號的精神,即不允許出資人的破產債權與未履行的出資義務相互抵銷。
根據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股東的出資不是對所投資企業的負債。根據公司法原理和破產法規定的公平清理債權債務的立法原則,出資人的破產債權與未履行的出資額不能相互抵銷。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有可能存在出資人與企業法人相互配合而將出資人對債務人的債權轉化為出資人對債務人的出資的情形,并經會計師事務所驗資確認,最后辦理完了工商登記手續。這種情形只要發生在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前一年以內的,管理人有權根據破產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以債務人違法放棄債權為由請求法院予以撤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彩禮超過三萬是不是屬犯罪的新規定?
2020-03-18追索撫養費的案件是否可以免交訴訟費?
2020-03-23商標命名的基本原則
2020-03-30遺囑有哪些內容
2020-03-31丈夫繼承的遺產,算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03-31地震后房子倒了,還要繼續還房貸嗎?
2020-03-31如何辦理商標續展
2020-04-02醫療過失行為:究竟是責任過失還是技術過失
2020-04-10拼車出了交通事故如何索賠
2020-04-13延誤治療:法律后果了解一下
2020-04-16醫療事故行政調解:這些材料不能少
2020-04-16著作權包括什么
2020-04-16房東把廚房改成單間違法嗎
2020-04-22繼承權應該如何進行公證?
2020-04-24企業破產關閉后,所欠債務怎么處理
2020-04-27訴訟離婚,子女撫養權如何判決?
2020-04-28關于強奸罪的法律規定和解釋
2020-04-28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的客觀事實構成要件
2020-04-29離婚訴訟中家庭債務如何解決?
2020-04-29什么情況下廉租房會被管理部門收回
2020-04-29哪些情形優先考慮子女撫養權?
2020-04-29離婚爭奪孩子撫養權怎么取證?
2020-04-29哪些情況下交通違法會處罰
2020-05-06微信轉賬記錄在民間借貸中作為合法有效證據的認定
2020-04-30開除哺乳期女員工是否犯法?
2020-05-01家庭暴力證據有哪些?如何處罰?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撫養權起訴狀怎么寫?
2020-05-02子女撫養權數額和給付期限如何確定?
2020-05-02子女撫養費強制執行具有哪些措施?
2020-05-03離婚以后不給子女撫養費要不要坐牢?
2020-05-03協議離婚以后還能不能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4離婚再結婚登記是否要帶離婚證
2020-05-05遇到糾紛應冷靜,切勿動手傷人
2020-05-06占用林地,是否犯法?
2020-05-07女性在產假期間可以享受哪些福利待遇?
2020-05-07夫妻共同財產包不包括繼承財產?都包括哪些?
2020-05-09沒有領證之前買車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9從屬性專利的強制許可
2020-05-09糖尿病高血壓如何申請保外就醫
2020-05-09一塊喝酒出車禍死亡如何賠償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