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法合并審理情形
共同訴訟,《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本條是關于共同訴訟的規定。共同訴訟分為兩種:一種是必要的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須合并審理的訴訟;另一種是普通共同訴訟,又稱一般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訴訟,共同訴訟大致有以下六種類型:
1、因對共有財產發生糾紛而提起的訴訟;
2、因連帶債權或連帶債務而產生的訴訟;
3、因共同侵權致人損害而產生的訴訟;
4、以合伙組織作為當事人發生的訴訟;
5、因共同贍養、扶養、撫養關系而發生的訴訟;
6、因共同繼承遺產而發生的訴訟范圍。
成立普通共同訴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這些訴訟都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并且本法院都有管轄權;
2、這些訴訟必須都能適用同一種訴訟程序;
3、必須符合合并審理的目的;
4、當事人必須同意合并審理。
二、第三人參加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本條是關于第三人參加訴訟的規定。第三人是指對他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有獨立的請求權或者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的處理結果與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參加到當事人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中來進行訴訟的人,屬于廣義的當事人范疇。“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是指當事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涉及的法律關系與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的另一個法律關系有牽連,而在后一個法律關系中,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否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對另一個法律中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有直接影響。也就是說,在訴訟中當事人爭議的法律關系中,一方當事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義務從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直接責任固然由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承擔,但造成這種后果的原因,則是出于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過錯。如果判決一方當事人應承擔某種法律義務或責任,該當事人有權請求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賠償損失或履行相應的義務。
以上就是關于《民事訴訟法》合并審理情形的具體介紹。關于《民事訴訟法》合并審理,上文主要是介紹了共同訴訟和第三人參加訴訟兩種情形,這主要是針對主體方面的合并。目前在司法實踐中還有關于客體方面的合并,比如被告反訴等情形。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的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領結婚證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6起訴離婚要花多少錢
2020-11-27房子有貸款離婚房產證去名字怎么辦手續?
2020-11-24女方提出離婚彩禮退嗎?
2020-12-01協議離婚手續怎么辦理
2021-03-11在我國離婚財產如何分割債務
2020-12-26離婚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0-11-08近年來中國離婚率高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09小孩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0-12-06子女撫養費法律規定是怎樣的?如何確定子女的撫養費?
2021-03-23我國非婚生子女怎么上戶口新政策?
2020-12-02離婚子女撫養權判決標準是什么?
2020-12-30出生證明公證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2出國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1-02-01父子關系證明模板
2021-01-17婚內出軌離婚孩子撫養權是怎樣進行規定的?
2021-02-20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問題如何解決
2021-02-23離婚時怎么對婚前財產進行分割?
2020-11-19怎么認定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03怎么界定夫妻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