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納金這一名詞,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公共事業領域。而滯納金實際就是合同法中所謂的違約金,那么對于這筆費用的授權,就應該按照合同的約定來執行的。但滯納金在日常生活中的泛濫程度很深,所以很多人對于滯納金的理解出現了誤解。接下來,小編整理了一些關于合同法滯納金標準的相關知識。
由于滯納金涉及到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所以各國法律對合同法滯納金標準的認定并不一致,大體包括以下幾種:
1、損害賠償說
該說認為,稅收債務是一種公法上的金錢給付之債。當清償期屆滿時,如果納稅人不能如期履行義務,就會構成遲延履行,進而給債權人帶來損失,需要通過支付違約金或賠償損失等方式加以彌補。基于此,滯納金的比例不能太高,雖然其可以高于金融機構貸款的利息率,但是大致不能超出民間借貸的利息率太多。
2、行政處罰說
該說認為,滯納金是稅務機關對于納稅人未及時繳納稅款的一種經濟制裁措施。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滯納金具有懲罰性,滯納金即罰款。
3、行政秩序罰說
依照此說,滯納金是對納稅人過去違反稅法義務行為的制裁。如果按照這種理解,滯納金與罰款實際上沒有任何差別,將滯納金列入稅收附帶債務沒有合理性可言。
4、損害賠償兼行政執行罰說
該說認為,滯納金主要是一種遲延履行的損害賠償,但同時也兼有行政執行罰的性質。如果滯納金只是一種行政執行罰,那么在征收滯納金的同時,還應該加計利息。然而實際上,滯納金與利息從來不會同時課征。
可以看出,以上學說多是從行政法的角度認定滯納金的法律性質的。
滯納金為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0.05%計算,最低5元人民幣或1美元。
計算公式為:滯納金=(最低還款額-截止到期還款日已還款額)×0.05%
如稅收征收管理法規定:納稅人未按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因為滯納金這一概念是屬行政法規的范疇,因此,在民商事裁判文書中涉及民事責任的承擔時是不應該使用的。隨著我國依法治國進程的加快,“滯納金”這一名詞將在民事領域中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取而代之的應該是我們常說的“違約金”。
通過上面的閱讀,我們大概知道了合同法滯納金標準是怎樣的。如果沒觸碰法律的底線,則是按照相應的金額進行賠償。對于涉法違約,滯納金具有一定的執法制裁性質。不同的領域,滯納金的約束性質也有區別。如果您對滯納金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答,可以訪問律霸網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回禮該回給誰
2020-11-14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錢?
2021-03-07標準離婚協議書格式怎么寫
2020-11-12起訴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9離婚協議書范本格式是什么
2021-02-25離婚率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14民政局離婚協議書范本2020是什么
2021-03-23單方起訴離婚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0不同意離婚答辯狀該如何寫
2021-02-19離婚后撫養費不給怎么辦?
2020-12-03離婚后子女撫養權如何爭取
2021-02-12小孩出生證明有什么用
2021-02-08監護人證明材料有哪些?需要哪些手續?
2020-11-22山東單獨二胎政策內容有哪些?
2020-11-26出生證明公證多久才可以辦理好呢?
2021-03-19夫妻離婚怎么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0-11-18出生證明辦理時間是什么
2020-12-21婚前婚后財產如何界定?
2020-12-05婚前財產怎么保護?
2021-01-23離婚財產分割與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