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就醫,身為患者和家屬本就是會帶著擔心和病痛的雙重折磨,如果還不巧遇上了醫療糾紛,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提前了解一些醫療糾紛處理相關法律法規,可以防患于未然,當自己或家人不幸遇到醫療糾紛時,也不至于慌了手腳,做到心里早有準備。下面就由小編為您介紹一下我國對于醫療糾紛案件處理時,需要參考的相關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內容。
一、什么是醫療糾紛
醫療糾紛是指基于醫療行為在醫方(醫療機構)與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之間產生的醫療過錯、侵權與賠償糾紛。 醫療糾紛通常是由醫療過錯引起的。醫療過錯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等醫療活動中的過錯。這些過錯往往導致病人的不滿意或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從而引起醫療糾紛。 除了由于醫療過錯引起的醫療糾紛外,有時,醫方在醫療活動中并沒有任何疏忽和失誤,僅僅是由于患者單方面的不滿意,也會引起糾紛。這類糾紛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對正確的醫療處理、疾病的自然轉歸和難以避免的并發癥以及醫療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患者的毫無道理的責難而引起的。亦有人稱之為醫療侵權糾紛,即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接受者之間對醫療行為及其后果是否侵權及侵權責任的爭議。
醫療糾紛包括醫療事故糾紛和其他醫療糾紛。醫療事故糾紛指醫患雙方就具體醫療事件是否構成事故、應否賠償、怎樣賠償產生的糾紛。 其他醫療糾紛包括經過醫療事故鑒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不申請醫療事故鑒定的醫療糾紛、醫學會不予鑒定的醫療糾紛。 醫療糾紛的解決途徑 醫療民事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一樣,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屬民法的調整范疇。根據 “私法自治”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國家不予干預,因此,雙方當事人可以就醫療糾紛進行協商,也可以進行民間調解和行政調解,從理論上講,醫療合同糾紛也可進行仲裁解決,但目前仲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受重視。
二、相關法律法規
與醫療糾紛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很多,主要有: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侵權責任法》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規定如下:
第五十四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五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并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六條 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準,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第五十七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八條 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1.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2.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3.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第五十九條 因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后,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
第六十條 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1.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
2.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
3.限于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六十一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填寫并妥善保管住院志、醫囑單、檢驗報告、手術及麻醉記錄、病理資料、護理記錄、醫療費用等病歷資料。
患者要求查閱、復制前款規定的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應當提供。
第六十二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六十三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
第六十四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干擾醫療秩序,妨害醫務人員工作、生活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十七條起到最后的那些法律條款。這些條款告訴您如果出現醫療糾紛以后,應該怎么索賠,有哪些費用可以索賠,比如:
第十七條規定: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為了正確處理醫療事故,保護患者和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制定了本條例。于2002年2月20日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通過,于2002年9月1日起公布施行。共計七章六十三條。本條例所稱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由此可見,我國醫療糾紛處理相關法律法規已經較為健全,公民可以根據這些法律法規維護自己合法的就醫及醫療事故索賠權益。然而,對于處理較為復雜的醫療糾紛案件,還需要向專業的律師尋求咨詢。因為不同的法律法規,對于索賠的規定也不完全不同,想要獲得最為合理的醫療事故索賠,只有專業的律師才可以幫到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去法院訴訟離婚程序是什么
2020-12-08離婚孩子歸誰
2021-02-26訴訟離婚調解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2單方起訴離婚需要辦哪些手續
2020-11-10自愿離婚協議書范本2020
2021-01-19怎么寫離婚訴訟書?
2020-11-24怎么寫探視權起訴狀
2021-01-21子女撫養權變更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6孩子撫養權法律規定有哪些?離婚時確定子女撫養的具體辦法是什么?
2020-11-23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15監護人怎么確定?
2020-12-28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1婚姻法子女撫養權解釋規定是什么?
2021-03-04離婚孩子撫養權問題怎么解決
2021-03-24離婚后撫養權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5離婚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21夫妻離婚小孩撫養權怎么分配?
2020-12-21離婚房產分割糾紛該怎么處理?
2021-02-14新財產分割協議書范本
2021-02-01新婚姻法財產分割法規是什么內容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