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見代理制度是我國法律所確認的一項具有司法實踐和研究意義的民事法律制度,同時也是傳統民法制度上代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關于表見代理的認定通常需要從幾個方面來考究,那么,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表見代理的相關知識吧。
(一)表見代理是一種極具特性的代理。一方面它有著代理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又有著它自身獨具的特點。
1、表見代理的一般特征表現為:
①無代理權人須以本人的名義進行法律行為和法律意義之行為,即出示能夠證明自己具有代理權的授權書或聲稱代理本人的行為。當然這里的授權書是不真實的,否則就構成有權代理。
②無代理權人應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有的學者認為無權代理人須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代理他人辦理事務一般屬于無效的民事行為,故不具有成立表見代理的可能。筆者認為,表見代理中并不能只確定代理人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正如學者們在代理人的行為能力上形成這樣的共識,即使代理人是限制行為能力人亦可以成為代理人,理由是代理的效力由本人承擔,代理人不因其代理行為而享有權利或承擔義務,不產生對其有利或無利的問題,所以限制行為能力人亦具有代理人的資格。在實踐中對限制行為能力人授予代理權,亦是常見的現象。表見代理屬于代理這個大的范疇之內,因此可以推定,表見代理中代理人亦可出現為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情況,而不能一概認為,表見代理的代理人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③無代理權人的行為有相對人(第三人)存在。其客觀表象為無權代理人所為的法律行為須系向相對人為意思表示或者接受相對人的意思表示。這是因為代理是由三方法律關系構成的,如不存在第三人,則根本無從構成代理,亦無表見代理一說。
2、表見代理除具有代理的一般特征外,還具有其自身所獨有的構成要件,即:
①客觀上存在有使第三人相信無權代理人有代理權的事實。客觀上存在這樣的事實是構成表見代理的前提與基礎,第三人正是基于此與表見代理人實施民事行為或法律意義之行為。
②主觀上第三人相信無權代理人有代理權的事實,且善意無過失。即使客觀上存在無權代理人有代理權的充分事實,但第三人亦可以持過于謹慎之心理,對此抱不信任的態度,無論其在與無權代理人進行法律行為時是否核實代理人無代理權的事實,則都屬于狹義的無權代理,而不能成為表見代理。但須注意的是,這種懷疑必須表現于外,并使本人能獲得確鑿的證據。否則,本人在無法證明授予代理權的假象并未獲取第三人的信賴時,不能推卸依客觀上成立表見代理所負的法律后果。第三人除了要相信無權代理人有代理權的事實,而且要具有善意無過失的主觀態度。
(二)表見代理的客觀表現:
1、代理人自始沒有代理權,但由于本人的行為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權。
可以說,第三人信賴代理人具有代理權的假象是由于本人向第三人表示的行為所致,這些行為又可分為積極的行為和消極的行為。
積極的行為是指被代理人主動地以行動或語言的形式(包括口頭或書面形式)向第三人或社會公開授予代理人代理權,但實際并未授予。比如,被代理人將自己的印件、文書,包括介紹信、合同章或蓋有公司印章的空白合同書借與他人等交予無權代理人,無論這種交付的方式是借用、讓其掛靠或其他用途,只要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與第三人實施了民事行為,即構成表見代理。當然,具有一定身份證明資格的民事主體作出口頭的表示也在此列,這種積極的行為也包括將某人放置于某一位置使其自然具有代理權,如:甲企業職工乙站在柜臺前售貨,雖然乙身處實習期間,甲企業并未授權他銷售貨物的權利,但只要乙實施了銷售行為,第三人出于善意,則應成立表見代理。
消極的行為指本人對無權代理人代理自己的行為并不做否認的表示。他區別于積極的行為是他的行為并不是首先主動做出的,而是在其他當事人做出一定行為后,由于涉及本人的自身利益,他應當回應但他并不予以回應,保持消極不作為的姿態。本人的這種不作為可以是針對第三人也可以是針對代理人。具體說來,可以是第三人要求本人確認代理人是否具有代理權的催告,但本人在合理期限內對此并不予以回應;也可以是無權代理人就自己的代理行為告知本人,要求本人做出有效的承認而本人并不做否認的表示。據此便可推斷出存在令第三人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權的事實,應成立表見代理。當然,如果第三人或無權代理人主張成立表見代理,必須負相應的舉證責任。
2、超越代理權的表見代理,即代理人雖具有本人之授權,但其代理行為超越本人賦予他的代理權限,但善意第三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有此權限,而與之為法律行為。
一般認為,越權代理在現實中大多表現為代理人代理權受限制和為本人授權不明的情況,現對此試作分析。代理權受限制指代理人的代理權限已受限制但不為第三人所知的情況,但以第三人因過失而不知其事實為例外。這種情況更多體現于商業領域,如公司對某董事或經理的職權做一限制,但并未明示于第三人,第三人基于對居于該位置的人員通常所具有的權限與之為法律行為,而進行該法律行為所依據的職權正好是該董事或經理被限制的職權所在,即構成表見代理。
3、代理權終止后的繼續代理,代理權的終止包括依當事人的行為的終止和法定的終止,前者包括當事人雙方協議的終止和當事人單方的終止。
我國表見代理制度的建立時間較短,所以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例如相對人對義務人的選擇權問題、無權代理人的法律責任問題以及代理人的抗辯權問題等,由于國家法律原因,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這是對自己、他人以及社會的負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得多久?
2020-11-18起訴離婚需要多久可以判決書下來
2021-01-29如何確定離婚糾紛的管轄
2020-11-092020自愿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1-13協議離婚需要戶口本嗎 沒有戶口本怎么離婚
2021-01-16離婚了孩子能改姓嗎?需要哪些手續?
2021-03-05出生證明怎么補辦
2020-12-22出生證明公證怎么辦?
2021-03-23行使探視權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1-12探視權可強制執行嗎?
2020-12-04變更撫養權起訴狀范文
2021-03-19山東單獨二胎政策內容有哪些?
2020-11-26移民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1-01-07婚姻法子女撫養權有關規定有哪些?
2021-03-08繼子女有繼承權嗎?繼子女是否可以代位繼承?
2021-02-09關于離婚孩子撫養權問題
2021-02-23協議離婚后撫養權可以變更嗎
2020-11-15離婚后撫養權問題的處理辦法
2021-01-16關于離婚案件孩子撫養權判決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17離婚孩子撫養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