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承擔民事責任的充分必要條件,即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才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則不承擔民事責任。
我國200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46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彼⒘宋覈橐鲋贫冗^錯責任原則,更是對民法史上過錯責任原則的明確和發(fā)展。有著現實的意義:
一、淳化社會道德風尚。發(fā)揚誠實守信,遵守公德,尊重他人的公共利益等,是社會主義道德和民法通則共同追求的目標。過錯以道德為評價標準,對過錯的確定必然包含了道德上的過錯,對過錯行為的制裁,實際上是對在道德上應受譴責的行為的制裁。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了結婚自由。是否締結婚姻關系是公民的自由權利,但婚姻關系一旦締結,當事人就必須負載相應的道德與法律義務的責任。這些義務和責任是人倫秩序、道德和法律在婚姻共同體中的預告配置,當事人按自己的意愿選擇進入婚姻殿堂,則意味著別無選擇地對婚姻共同體所負載的責任與義務的承諾,并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認真履行其義務、落實其責任。當夫妻一方違背這些義務,逃避婚姻責任時,一方面可以通過當事人自覺的調適,改過而矯正,使婚姻關系得以繼續(xù)維持和發(fā)展,法律無需干預,另一方面則是從根本上破壞了婚姻的穩(wěn)定結構,使婚姻走向無可挽回的破裂。一方違背婚姻義務,就是對對方婚姻家庭權利的侵害,就要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從而既維護婚姻義務的社會性、嚴肅性和權威性,又實現對無過錯方的必要補償與救濟,達到對受傷害的一方的撫慰目的,這也是法律中對人文關懷的重要體現,對人權的尊重。
二、反映民法的屬性。過錯責任要求行為人盡到對他人的謹慎和注意義務,努力避免損害結果,也要求每個人充分尊重他人的權益,盡到正當行為和不作為的義務。
我國婚姻關系中的權利義務植根于婚姻的自然性能和社會功能,經由人倫秩序和道德化提煉,最終成為法律制度。法律對婚姻關系權利的規(guī)定,就是要依法調整婚姻關系的當事人,使之符合社會對婚姻關系穩(wěn)定性的要求,有利于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的生活幸福。一方違反婚姻義務,另一方的權利就必然受到損害,民法恰恰就是規(guī)定權利,保護權利的?;橐鲫P系的當事人違反義務,侵害權利,民法的本質屬性就是會發(fā)揮作用,對違法的行為人進行制裁。借此保障任何人進入婚姻共同體中,都必須遵守這種權利義務關系的要求,按婚姻關系中的身份權規(guī)則約束自我,既維護自己的權利,同時也尊重另一方的權利。
三、保護離婚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近年來,社會上“包二奶”的現象較為嚴重,家庭暴力亦呈上升趨勢。在我國,每年約有50萬個家庭解體,其中多數起因是家庭暴力和夫妻一方與人有婚外情,或通奸、姘居、重婚而導致的離婚。許多無過錯的離婚當事人因另一方的違法行為,身心受到嚴重摧殘,卻得不到法律救濟,感到有苦難伸。而《婚姻法》中的有關過錯責任制定,則可以有效地運用民事制裁手段制裁重婚、“包二奶”、家庭暴力等違法行為,并在經濟上予以制裁,對受害一方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以有效保障婚姻家庭及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四、預防違法行為的發(fā)生。法律責任的目的之一,在于糾正不法行為人的違法犯罪行為,預防和減少不法行為的發(fā)生。過錯責任原則的建立,使人們在從事各種活動中有了行為準則。過錯責任原則會積極鼓勵人們極盡勤勉和謹慎,鼓勵人們尊重他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使人們按照民法確立的誠實信用原則履行所承擔的各項民事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證辦理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3去法院訴訟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8離婚期間分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訴訟離婚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9到法院起訴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2協(xié)議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12-25協(xié)議離婚財產分割的規(guī)定
2021-02-20離婚糾紛判決書范本
2021-01-27離婚了還能復婚嗎?
2020-11-12離婚了還住在一起怎么認定關系
2021-02-05離婚如何打官司,打離婚官司應注意什么
2021-03-15離婚后子女撫養(yǎng)權如何爭取
2021-02-12監(jiān)護權變更協(xié)議怎么寫?
2021-01-30增加子女撫養(yǎng)費答辯狀
2021-01-14出生證明公證認證怎么辦理?
2021-02-27北京獨生子女費發(fā)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7南京市獨生子女費發(fā)放標準是什么
2021-02-26離婚子女撫養(yǎng)權歸屬協(xié)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2-02離婚后撫養(yǎng)權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5離婚后撫養(yǎng)權變更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