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戶限制:主要是指大學生在就讀大學的時候,戶口遷入該學校所在的省市,而畢業后,如果學生沒有在該省市安家落戶,那么學生的戶口就要遷回原所在地,然而當大學生在各大城市找工作的時候,很多單位要求是要本地戶口,所以為了大學生的就業,取消了除去直轄市外的省市外的落戶限制,學生的戶口不必強制的遷回原處了。
落戶限制就是一些企業或單位,在招聘人才時,存在著地域歧視,也就是要求所用人才需是本地戶口等不同限制條件。2009年1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對企業招用非本地戶籍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直轄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戶限制。企業吸納登記失業高校畢業生,可享受相關就業扶持政策。會議指出,高校畢業生是中國寶貴的人力資源。面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蔓延、中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必須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可以看出國家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畢業的就業問題,取消落戶限制就是為了擴大內需,增加就業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內在潛力。
取消背景
長期以來,人才的“來”和“去”手續復雜、程序繁瑣,一直制約著人才的合理流動,也給地方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一些地方由于種種政策限制使得大量優秀的畢業生無法進入。還有一些地方無原則地限制人才的“流出”,
將所謂的檔案材料、戶口關系、黨組織關系卡住,極大地損害了流動人才的利益、挫傷了他們的感情。其實一個地方無論是人才“進”,還是“出”,都是很正常的。作為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不應該人為地設置有關障礙,更不得故意刁難。只有創造寬松的人文環境,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才能有效地促進一個地方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死水一潭”是養不好“魚”的。如果全國各地都能取消畢業生落戶限制,并在人才的“進”、“出”上盡量減少一些人為設置的障礙,那么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將不會是一句空話。
高校畢業生是人才市場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源,近些年,隨著高校大規模的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畢業生就業問題。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還存在諸多體制上的障礙,比如戶口限制、社會保障欠缺、簽約時間限制等問題。為此,曾有專家建議,應該逐步取消畢業生工作戶口限制,取消分配時間限制,高校畢業生的跟蹤服務和享受的政策優惠至少保持兩年以上,為高校畢業生減輕負擔。
取消限制
在2006年中組部、中宣部、中編辦、教育部、發改委、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國務院扶貧辦、團中央等14部門近日聯合下發《關于切實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 (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鼓勵畢業生合理流動的政策,
對用人單位跨地區聘用的高校畢業生,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應取消落戶限制,簡化有關手續。此次14部門聯合發出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對用人單位跨地區聘用的高校畢業生,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應取消落戶限制,簡化有關手續,這就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地方人才招聘打開了一條“綠色通道”。
2009年1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招收非本地戶籍的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除直轄市外的各地城市應取消落戶限制。落戶限制取消是重大就業利好消息,對于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系列措施,并要求對企業招用非本地戶籍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直轄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戶限制的舉措。中國就業促進會的李*萍副主任分析,這對于今后國家各級有關部門部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重大利好消息。她表示由于中央出臺的利好政策要落實到地方需要一個過程,因此目前最緊迫的就是各地及時出臺該政策的實施細則,及早落實這一政策,讓今年更多的高校畢業生 能夠及早享受到這一政策。同時落戶限制的取消,將會使更多大學
中央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出通知,要求鼓勵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對企業招用非本地戶籍的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各地城市應取消落戶限制,不過直轄市仍按有關規定執行。2009年高校畢業生總人數710萬人
左右,政府特鼓勵各地城市取消落戶限制,并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鼓勵措施。
1、鼓勵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
2、對企業招用非本地戶籍的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各地城市應取消落戶限制(直轄市按有關規定執行)。
3、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自籌資金不足的,可申請不超過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
4、用3年時間組織100萬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見習。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當前就業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拓寬就業門路,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鼓勵自主創業,鼓勵骨干企業和科研項目單位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通知指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是中國寶貴的人力資源。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加大。通知要求,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對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其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的,給予薪酬或生活補貼,同時按規定參加有關社會保險。對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縣以下農村基層單位就業并履行一定服務期限的高校畢業生,以及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畢業生,按規定實施相應的學費和助學貸款代償。繼續實施和完善面向基層就業的專門項目,擴大項目范圍。
政策支持
小企業聘失業畢業生可獲貸款扶持,鼓勵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對企業招用非本地戶籍的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各地城市應取消落戶限制(直轄市按有關規定執行)。勞動密集型小企業招用登記失業高校畢業生等城鎮登記失業人員達到規定比例的,可按規定享受最高為20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扶持。鼓勵骨干企業和
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在當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登記失業的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自籌資金不足的,可申請不超過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對合伙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可按規定適當擴大貸款規模;從事當地政府規定微利項目的,可按規定享受貼息扶持。有創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通知還要求,強化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和就業指導。高校要強化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開設就業指導課并作為必修課程。加強招聘活動安全保障,維護高校畢業生就業權益。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完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制度。從2009年起,用3年時間組織100萬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參加見習。強化對困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援助。對困難家庭的高校畢業生,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求職補貼。各級機關考錄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時,免收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的報名費和體檢費。
就業措施
為了進一步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各有關部門把畢業生就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時,國務院還推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其中包括:對企業招用非本地戶籍的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各地城市應取消落戶限制(直轄市按有關規定執行)。在過去,考大學似乎不是為了獲取知識,更多的是獲取一份體面安穩的工作和個人保障。一個人一旦考上了大學,也會由此享受到不少待遇。比如其戶口,會被隨之轉走。農業戶口
變成了“農轉非”,非農業戶口也轉到了被錄取大學的所在地。而今上大學的性質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學生,不再被人說成是“天之驕子”。甚至于,上大學值與不值也成了人們爭議的話題。
找工作難,成了所有大學生最為關心的問題。就業困難,非一朝一夕所造成。諸多因素,導致大學生就業變得越來越難。于是取消落戶限制,也成了幫助大學生就業的一項措施。取消大學生落戶限制,應該說是正確的。大學生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若被戶口所牽絆,與其工作的城市和單位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實在讓人傷感。在工作和生活中,辦起事情來,麻煩也是一大串。比如辦理醫療養老、結婚生子等等,無不和戶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戶口的受限,直接或間接的限制了人才的流動,也限制了人才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可是,取消大學生落戶限制,還遠遠不夠。一些企業或單位,在招聘人才時,就存在著地域歧視,如要求所用人才是本地戶口等。在招用之前,便需要本地戶口,可見取消落戶限制只能針對那些找到了工作的大學生,而不是還沒有找到或正在尋找工作的大學生。因此取消落戶限制只能解決一部分大學生工作和生活上的難題,而不能解決大多數大學生的就業難題。在中國,戶籍政策一直為人們所議論。之所以議論,原因就在于它限制了人才的流動和社會的發展。只有徹底打破戶籍限制,才能使社會向著良性的秩序發展。秦代的李斯在其《諫逐客書》中道,“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一個城市或國家要想強大興盛,便需打破人才制度上一些人為的條條框框,讓人才得以自由流動,使我們的社會真正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各方觀點
中國青*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新-浪網教育頻道,對1248人進行的調查顯示,對于取消大學生落戶限制政策,39.7%的人認為“政策很好,還要看具體實施效果”;34.0%的人認為“對就業壓力有一定的緩解,也會推動人才的自由流動”;21.8%的人表示“不太樂觀”。56.7%的人認為取消落戶限制將有助于人才自由流動從而促進經濟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偉國教授說,國務院出臺的這項政策,拆除了限制大學畢業生自由流動的
藩籬,打破了人才招聘使用上的條塊分割,將就業競爭的范圍由原來的某個地區擴展到全國,這將有利于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寶昌則認為,各地的戶籍限制是由于地方利益引起的,這種限制不可能僅靠一紙公文就能解決。他預測2009年中央還會出臺進一步的政策來緩解就業壓力。新政出臺是否會讓大學生轉變就業思路?調查顯示,40.7%的人表示“優惠的落戶政策會使部分大學生轉變就業思路”;40%的人認為“大城市里機會、收入更多,不會離開大城市”;9.7%的人認為“基層人才短缺、政策優惠,很多大學生會轉變思路,選擇基層”。
武漢理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趙北平告訴記者,學校每年的畢業生中,大概只有30%的人會留在湖北。40%~50%的畢業生去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區,吸引他們的主要因素還是收入和待遇問題,那些地區經濟發達,發展機遇相對也多。趙北平認為,政策對這個比例的影響不會很大。因為,一般非直轄市在戶口問題上都不太卡大學生。以武漢為例,本科生只要找到工作就可以落戶。專科生會有一些限制,但只要是地方急需的專業也可以落戶。找不到單位或者單位在外地的大學生,可以掛靠在湖北省或武漢市的人才市場,而且沒有時間限制。大學生在選擇就業時最應注重什么?調查中,個人發展前景成為首選,74.9%的人選擇此項,接下來依次是薪酬待遇(55.9%)、行業(23.1%)、地域(22.3%)。僅有22.1%的人認為大學生就業最應注重戶口。10.9%的人表示:不放寬戶籍限制,才能避免畢業生都擠在大城市。調查發現,52.2%的人認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戶籍壁壘仍然沒有被打破,人才自由流動仍不可及”。現實中,戶籍門檻最高的也是京、滬兩地,但是此次取消落戶限制并不包括北京、上海等直轄市。顧寶昌說,他也反對完全放開或者取消戶籍政策,而是應該由批準制向登記制轉變,這樣不但可以保障人口的自由流動,也可以保障社會的正常運轉。“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是機會均等的社會,不能僅僅把機會集中在少數幾個大城市,應該是放射狀的。應該說中國正在向機會均等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興城市也在創造著更多的機會”。
學者觀點,取消落戶限制只能解決一部分大學生工作和生活上的難題,而不能解決大多數大學生的就業難題。在中國,戶籍政策一直為人們所議論。之所以議論,原因就在于它限制了人才的流動和社會的發展。只有徹底打破戶籍限制,才能使社會向著良性的秩序發展。秦代的李斯在其《諫逐客書》中道,“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一個城市或國家要想強大興盛,便需打破人才制度上一些人為的條條框框,讓人才得以自由流動,使我們的社會真正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政府態度
2006年6月2日《人民日報》
中組部、中宣部、中編辦、教育部、發改委、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人民銀行、工商總局、國務院扶貧辦、團中央等14部門近日聯合下發《關于切實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鼓勵畢業生合理流動的政策,對用人單位跨地區聘用的高校畢業生,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應取消落戶限制,簡化有關手續。
2009年1月7日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指出,高校畢業生是中國寶貴的人力資源。面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蔓延、中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必須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
生擁有更寬廣的擇業舞臺,使國家鼓勵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的政策能夠落到實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程序是怎樣的,需要多少錢
2021-02-25離婚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0-12-13軍人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3離婚孩子歸誰
2021-02-26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3夫妻分居協議怎么寫?
2020-12-02離婚程序需要哪些相關資料?
2021-02-07單方起訴離婚需要什么手續,什么情況法院會判決離婚?
2020-11-26為什么北京離婚率居高不下
2020-11-07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協議離婚需要辦理什么證明
2021-03-20離婚協議書怎么寫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24雙方自愿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05小孩出生證明更改流程是什么?
2021-01-08《民法典》對孩子撫養權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4離婚子女撫養費計算,撫養費的支付方式
2021-03-07離婚后還可以要求增加孩子的撫養費嗎
2020-12-03云南省計劃生育條例實施細則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6如何指定監護人?
2021-01-10出生證明公證認證怎么辦理?
2021-02-27離婚孩子撫養權問題怎么解決
2021-03-24